0人評分過此書

來去台灣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361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住民先後來到台灣,隨著政權的轉移,歐洲殖民者、鄭氏王朝、清治、日治、國治時期,來來去去。台灣移民史歷年來很少成為貫時性的研究主題,若有也只是依不同的統治者所制定的移民制度做斷代性的論述,大都偏向當時的移入、定住的相關法規。對於台灣人的移出,則到近一、二十年來才開始有研究成果,也克服語言的多樣性。

本書以論文集方式呈現,共收入10篇論文,荷治、清領各1篇,主要探討人口數問題。日治時期3篇,一篇討論台東廳下的私營農業移民,得以窺見日本移民的一般,另兩篇則討論日治時期有南洋和滿洲國經驗的台灣人,都是最近5年內的研究成果,也是過去少有的研究領域,這兩篇論文不約而同使用口述歷史資料。
  •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 編輯凡例
  • 作者簡介
  • 導論:來去台灣/許雪姬
  • 第一章 台灣早期的海洋移民:以荷蘭時代為中心/鄭瑞明
    • 一、前言
    • 二、原住民之移居及其在荷治時期的活動
    • 三、中國人的移殖
    • 四、荷治時期其他國家之台灣移民
    • 五、結語
  • 第二章 清代台灣的人口估量/許毓良
    • 一、前言
    • 二、清初:康雍時期(1683-1735)的人口估量
    • 三、清中葉:乾嘉時期(1736-1820)的人口估量
    • 四、清末:道咸同光時期(1821-1895)的人口估量
    • 五、結語
  • 第三章 農業環境與移民事業:台東廳下私營移民村的比較/陳鴻圖
    • 一、前言
    • 二、台東廳移民事業的開展
      • (一)局限的農業環境
      • (二)官營移民村的設置
      • (三)東糖會社及東拓會社的成立
    • 三、日本人移民村的設置與經營
      • (一)鹿野村及鹿寮村
      • (二)旭村
      • (三)池上村
    • 四、農業經濟與農業環境
      • (一)貧困的農業經濟
      • (二)局限的農業環境
    • 五、結語
  • 第四章 滿洲國政府中的台籍公務人員(1932-1945)/許雪姬
    • 一、前言
    • 二、「滿洲國」官僚體系的建立
      • (一)官僚體系
      • (二)高等文官
      • (三)薪資
    • 三、台灣人到滿洲的背景
      • (一)台灣人到滿洲國的原因
      • (二)滿洲國吸引台灣人的原因
    • 四、在滿洲國任公職的台灣人
      • (一)在滿洲國的高等官
      • (二)在滿洲國的高等官與試補高等官
      • (三)在滿洲國的公職人員
    • 五、結語
  • 第五章 戰前台灣人英屬北婆羅洲移民史/鍾淑敏
    • 一、前言
    • 二、南洋熱與「日本人的斗湖」
      • (一)日本人的移民熱
      • (二)伴隨資本的日本人移民
      • (三)華人移民與「日本人的斗湖」
    • 三、台灣人苦力輸出與斗湖「台灣村」計畫
    • 四、未成形的「台灣村」
      • (一)張福忠與羅太平
      • (二)李天來與醫療關係者
    • 五、再次的移民計畫
    • 六、結論
  • 第六章 戰後在日台灣人的國籍轉換與居留問題/何義麟
    • 一、前言
    • 二、在日台灣人法律地位之爭議
    • 三、1960年代台灣人的永住權問題
    • 四、1972年前後台灣人的國籍問題
    • 五、結語
  • 第七章 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李廣均
    • 一、前言
    • 二、文獻探討
    • 三、預期停留時間的模糊與生活適應
    • 四、國家政策對族群類屬的建構
      • (一)眷村的設立:空間意義的決定
      • (二)語言政策:國語推行運動
    • 五、經濟發展與相對優勢的喪失
      • (一)省籍之間的職業分工
      • (二)經濟發展與相對政經優勢的改變
    • 六、本土化的民主轉型與認同困境
      • (一)政治反對運動與民主化
      • (二)原初特質的泛政治化與外省人的認同困境
    • 七、結語
  • 第八章 從「戰士」到「榮民」:國家的制度建構與人口類屬的形塑(1949-1970)/林勝偉
    • 一、戰後的軍事整編與軍事人口的「安置」
    • 二、「退」、「輔」制度的差異性安排與軍事人口的分化
      • (一)「退除役制度」:差異化的制度安排
      • (二)「退除役輔導制度」:「安置」、「就養」與「就/轉業」
      • (三)「退」、「輔」制度的階層性與人口群體生命歷程的分化
    • 三、軍事人口生命歷程的制度性限制
      • (一)「志願服役」的弔詭:「強迫退役」與「強迫留營」的軍事人口
      • (二)「禁婚令」的政策考量與制度效應
    • 四、國家人口管理機制之建構與軍事人口的社會隔離
      • (一)「禁婚條例」與軍人的「戶籍問題」:國家人口管理的困境
      • (二)軍事人口的「內部管理」與「外部監控」
    • 五、退輔制度的人口管理機能
      • (一)「人口安置」與「人口管理」
      • (二)「集體安置」與「社會隔離」:退輔機構的組織特徵
    • 六、代結語:國家的制度建構與人口類屬的形塑
  • 第九章 美國台灣移民政策的現狀(1980-2004)/洪玉儒
    • 一、緒論
    • 二、美國移民法修訂的歷程與影響
      • (一)移民法的修訂
      • (二)移民法的影響
    • 三、美國的台灣移民
      • (一)移民動機與原因
      • (二)移民特質
      • (三)移民人口結構
    • 四、台灣對美之僑務政策制定層面
      • (一)政治層面
      • (二)經濟層面
      • (三)社會文化層面
    • 五、社會適應與認同
      • (一)社會適應
      • (二)文化認同
    • 六、結論
  • 第十章 巴西招徠台灣人移民:1960年代我國政府的態度與人民的反應/湯熙勇
    • 一、前言
    • 二、巴西政府邀請台灣人移民
    • 三、我國政府的態度
    • 四、台灣人移民巴西
      • (一)移民人數
      • (二)移民動機
      • (三)移民方式
      • (四)移民巴西的交通方式
      • (五)工作類別與型態
    • 五、結論
  • 延伸閱讀書目/許雪姬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