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自建交以來,中國便成為以色列最大的外來投資國之一。好些猶太人的名字,在近代中國歷史留下深刻烙印,包括:沙遜、哈同、嘉道理家族,馬克思,基辛格,佛洛伊德等。
其實,猶太人最早於唐朝來到中國定居。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以船堅炮利打開中國通商港口之時,隨大流而來的猶太人定居上海,從事貿易,然後進軍房地産、製造、金融、公共運輸及零售各業。1903年中東鐵路開通,在哈爾濱也有猶太人安寨扎營。他們安頓下來,就建會堂、蓋學校、設會所、辦福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猶太難民輾轉抵達上海──普天之下仍對他們敞開大門的城市之一。不少難民持有的救命簽證,是由少數亞洲駐歐外交官違反禁令而簽發。到了1992年1月,中以兩國正式建交。近年中國更在以色列積極投資,興建大型基建項目。
本書整理紀錄了千百年來猶太人與中國人在社會、經濟、外交上的交往連結。為寫這非凡故事,作者馬克‧奧尼爾還專程遠赴北京、上海和以色列,與猶太拉比、商人、企業家、教授和記者進行面談,聽他們訴說在中國的難忘經歷。
其實,猶太人最早於唐朝來到中國定居。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以船堅炮利打開中國通商港口之時,隨大流而來的猶太人定居上海,從事貿易,然後進軍房地産、製造、金融、公共運輸及零售各業。1903年中東鐵路開通,在哈爾濱也有猶太人安寨扎營。他們安頓下來,就建會堂、蓋學校、設會所、辦福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猶太難民輾轉抵達上海──普天之下仍對他們敞開大門的城市之一。不少難民持有的救命簽證,是由少數亞洲駐歐外交官違反禁令而簽發。到了1992年1月,中以兩國正式建交。近年中國更在以色列積極投資,興建大型基建項目。
本書整理紀錄了千百年來猶太人與中國人在社會、經濟、外交上的交往連結。為寫這非凡故事,作者馬克‧奧尼爾還專程遠赴北京、上海和以色列,與猶太拉比、商人、企業家、教授和記者進行面談,聽他們訴說在中國的難忘經歷。
- 引言
- 一 猶人來華 始自唐朝
- 二 哈爾濱:滿洲的猶太人首都
- 三 上海的嬗變:1840-1941
- 四 二次大戰:逃出地獄
- 五 外交官:那些拯救猶太人的人
- 六 離開中國,返回「祖家」
- 七 邂逅北京42年
- 八 回到大陸:上海、北京、哈爾濱
- 九 25載過去:經貿往來興旺,和平仍付闕如
- 十 安穩的避風港
- 鳴謝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