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序
-
第一篇 摹擬與創作
-
第一章 亞里斯多德《創作論》概述
-
第二章 摹擬、「詩藝」與跨媒介符號學的起源
-
第三章 「詩藝」與「詩辯」文類的歷史傳承
-
-
第二篇 動物與靈魂
-
第四章 《創作論》的生命科學基礎
-
第五章 柏拉圖《梅諾篇》的生物符號學遺產
-
-
第三篇 記憶與書寫
-
第六章 書寫作為記憶術
-
第七章 《斐德諾篇》的記憶解碼
-
第八章 德希達如何解讀《斐德諾篇》
-
第九章 《蒂邁歐篇》17a-29d 的敘述結構
-
第十章 《會飲篇》序幕中記憶與敘述的關係
-
第十一章 記憶與詮釋—《伊昂篇》的啟示
-
-
第四篇 符號與邏輯
-
第十二章 《克拉提婁斯篇》的名實之辯與現代符號學涵義
-
第十三章 亞里斯多德的分類學和近代生物學分類
-
第十四章 希臘後期懷疑論對斯多噶邏輯和符號學的挑戰
-
第十五章 古典人文教育與符號學的興起—拉丁文學《神凡配》的啟示
-
-
第五篇 修辭與話語
-
第十六章 比較文學、文學關係與修辭學
-
第十七章 語用分析與古代修辭—柏拉圖與奧古斯丁
-
第十八章 從舊修辭學到新修辭學—羅蘭• 巴特的「中性」論述
-
第十九章 何謂「白色神話」?—從隱喻看修辭與哲學的論辯
-
第二十章 傅柯的話語的秩序與所有權
-
- 引用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445/821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