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主要以《賢良對策》作為研究對象,重新探討董仲舒在漢代儒學興盛中扮演的角色。本書並不追隨許多學者採取的理路,如根據《漢書》中的幾條記載,毫無懷疑地肯定漢武帝採納《對策》而定儒學於一尊,並看重董仲舒在儒學興盛中的角色,或者在武帝採納《對策》的前提下,設想武帝將董仲舒思想當作治國指導思想,而從《春秋繁露》中尋出維護帝國體制的思想,以說明董仲舒在儒學興盛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實在學術界,關於董仲舒和漢代儒學興盛的關係存在著多樣的意見,本書則闡述雖然我們應當承認董仲舒《對策》的內容在他生前沒有發揮太大作用,但如若注意到儒學興盛即是一個階段性歷程,便還可以找出董仲舒思想在「儒學的主流化」中的積極意義。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本書的研究背景與途徑
-
一 本書的研究背景
-
二 本書的研究途徑
-
-
第二節 董仲舒與《賢良對策》
-
一 董仲舒其人其著
-
二 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
-
三 《賢良對策》的文獻結構、對其評價及主要前人研究
-
-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內容與結構
-
一 本書的主要內容
-
二 本書的結構
-
-
-
第二章 《賢良對策》的真實性
-
第一節 《對策》真實性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
一 平井正士的研究與其相關討論
-
二 孫景壇的研究
-
三 福井重雅的研究
-
-
第二節 《制策》與《對策》的順序問題
-
第三節 <對策一>的真實性
-
第四節 <對策三>的真實性
-
第五節 <對策二>的真實性
-
一 竄入說與別文說的探討
-
二 可作「康居歸誼」的年代
-
三 <對策二>的真實性
-
-
小結
-
-
第三章 董仲舒對策的時間
-
第一節 《制策》及《對策》的實際順序
-
一 《制策》與 《對策》順序相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
二 《制策》與 《對策》的實際順序
-
-
第二節 圍繞董仲舒對策時間的爭論
-
一 建元元年說
-
二 建元五年說
-
三 建元六年六月至九月說
-
四 元光元年二月說
-
五 元光元年五月說
-
六 元光二年至四年說
-
七 元光五年說
-
八 元朔五年說
-
九 非一時對策說
-
-
第三節 董仲舒對策的時間
-
第四節 董仲舒在對策後的官職
-
小結
-
-
第四章 《賢良對策》的思想系統
-
第一節 《對策》的宇宙論
-
一 宇宙的結構
-
二 宇宙論的理論建構
-
-
第二節 《對策》的人性論
-
第三節 《對策》的君主政治論
-
一 《對策》的「道」
-
二 「天」與「道」
-
三 「古」與「道」
-
-
第四節 《對策》的天人感應論
-
一 陰陽之變與災異祥瑞
-
二 受命之符
-
-
第五節 《對策》的理論關懷
-
一 從「基源問題」看理論關懷
-
二 理論建構的思想與言論環境
-
三 向漢武帝所提的具體建議
-
-
小結
-
-
第五章 天人感應論的性質與目的
-
第一節 引導君權行使的方向
-
一 君權抑制說
-
二 「抑制」的涵義
-
三 君權抑制說的缺陷
-
-
第二節 擁護君權及使其正當化
-
一 君權神授說
-
二 君權的正當化及擁護
-
三 君權神授說的謬誤
-
-
第三節 強調君王對「天」的主導性
-
一 君主主導說
-
二 君王對 「天」的主導性
-
三 君主主導說的偏差
-
-
第四節 天人感應論的理論性質
-
小結
-
-
第六章 「儒學的主流化」的理解
-
第一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
-
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源流
-
二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盛行
-
-
第二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
-
一 對董仲舒影響力的質疑
-
二 對尊儒措施的懷疑
-
三 學術思想流傳情形的釐清
-
-
第三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所引起的反應
-
一 「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之批判的反駁
-
二 「儒學何時且如何取得了主流地位」的爭論
-
-
第四節 「儒學的主流化」爭論反思
-
一 對「漢武帝時期主流化」說的批判反思
-
二 「儒學的主流化」的理解問題
-
-
小結
-
- 第七章 結論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