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料理作法轉個彎,全營養不流失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7/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71130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網路大家都在問,這本一次告訴你! 破解錯誤廚房調理習慣! 完整收錄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海鮮及肉類等食材從挑選、挑揀、切洗、烹煮、調味到保存的正確方法輕鬆掌握食材的全營養! ►►詳細列出「選」菜要點,就算從來沒買過菜,也能馬上挑選出最具營養的食材! 去市場買菜時是否看過有人會把菜拿起來東看西看, 或是用手指又敲又摸,擺弄個老半天才決定要買哪些呢? 他們可不是做做樣子,而是在靠「外觀」和「手感」來「選菜」。 你說要有很多年的買菜經驗,才有辦法精準選到營養滿分的食材? 不!其實那都是一些簡單的小撇步, 只要跟著書中Point,就算是買菜新手也可以選出好菜! 而且還可以避免被一些舊時的觀念而誤導,花了冤枉錢! ►►收錄挑揀食材的訣竅,去蕪存菁,保留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 揀菜?不就是把不能食用的蒂頭、根部、外皮, 或爛掉、碰傷、口感不佳的部位去除而已嗎? NONONO!你知道嗎?有些原本我們以為不能食用、必須丟棄的部位, 其實只要清洗乾淨、處理得宜,營養指數反而是最高的! 例如白菜最外層因為口感不佳、容易殘留農藥等原因被丟棄的老葉, 其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礦物質, 只要確保是有機栽種,不殘留農藥,吃下肚絕對是營養滿滿! ►►切切洗洗看似簡單,其實有諸多「眉角」,一不小心營養就會被切洗光光! 蔬果中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大多屬於水溶性, 很容易在長時間泡水及清洗過程中溶解並流失在水中; 即便是肉類和五穀類,如果洗法不對,不但會損失營養,甚至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為了保留食材的營養,去除殘留農藥一定要特別留意該怎麼切、怎麼洗、怎麼泡、洗多久,這些小細節! ►►烹煮是從食材到食物最關鍵的一關,務必掌握,免得前面的努力都功虧一簣了! 好不容易挑到最棒的食材,也清洗處理完成,當然不能在烹煮這一環節出錯啦! 有些食材必須經過烹煮,才能釋放營養素,以供人體吸收, 也有些食材只適合油炒不適合水煮, 甚至有些食材因為烹調方式的差異,能留住的營養也有所不同, 而切法也會影響烹煮的方式,這些都會左右吃下肚的營養,務必留意! ►►調味不僅僅可用調味料,以食材來調味,不僅增添美味,還能迸出新的營養火花! 調味不就是增加酸甜苦辣鮮,讓料理變得更好吃嗎? 料理是門藝術,除了好不好吃,當然也必須兼顧養分, 其實只要稍微「動點手腳」,營養力就能大加分! 例如烤雞加點檸檬汁可增強防癌力、莧菜加魩仔魚一起炒,就是鐵、鈣大補丸等, 料理方法稍微轉個彎,營養力手到擒來! ►►把食材丟到冷凍保存,可能只留得「身體」失去「營養」務必根據食材的特性來保存! 很多人把食材買回家,想都沒想就直接丟冷凍庫, 叭叭叭!不用懷疑,這絕對是錯誤的保存法,而且會讓營養流光光! 不同的食材,保存法可不相同,有些適合常溫、有些只適合冷藏, 有些遇到低溫營養素就會被急速破壞等。 其實只要稍微費點心,就能保障吃進肚的食物不是只剩熱量,還有滿滿的營養!
  • 小動作,可能破壞大營養!
  • Chapter 01 食材如何挑選-營養超豐富-
    • 小黃瓜這樣挑 不老纖女指數爆增20% !
    • 挑白蘿蔔,這招「倒頭栽」必學!
    • 芋頭品質好不好,從切口紋理就知道
    • 金針乾溼有別,挑對了,好氣色加碼50%!
    • 柚子皮皺、微黃,才是熟度佳、甜度高
    • 西瓜要挑「母」的,才會皮薄、汁甜、口感佳!
    • 木瓜熟不熟,輕壓蒂頭就知道!
    • 挑對釋迦,維生素C比葡萄柚多2倍以上!
    • 避開荔枝蟲蟲危機,營養素不打折
    • 鳳梨心、皮 ,才是酵素最多的地方
    • 學會察顏觀色,香蕉補養力不減反增!
    • 紅白賽,火龍果營養力比一比!
    • 龍眼一碰就掉,新鮮度早已流失
    • 芒果富含維生素A,顧肝兼護眼
    • 紅目鰱魚身愈鮮豔,優質蛋白含量愈高!
    • 紅殼雞蛋,不一定比較營養!
    • 學會這4 招,再也不會買到殭屍蝦!
    • 昆布上的白色結晶,是美味&營養關鍵!
  • Chapter 02 食材如何挑揀-營養皆保留-
    • 逐葉剝煮,吃多少剝多少!大白菜是清除五臟毒素首選!
    • 黃豆芽根部、種皮別丟,保留營養100%
    • 四季豆不去絲,通腸利便好「輕」鬆!
    • 蘆筍老梗、老皮好營養,千萬別丟棄!
    • 地瓜葉的葉柄、葉梗,撕除粗硬外皮,好吃又營養!
    • 蔥鬚這麼用,養生保健一把罩!
    • 筍殼是HOLD住竹筍營養的最佳防護罩!
    • 芹葉的β-胡蘿蔔素比莖幹高出20多倍!
    • 蒜頭皮含6 種抗氧化成分,千萬別丟!
    • 苦瓜的瓜囊,是「三高」剋星!
    • 盛夏易上火?空心菜根來護航
    • 春食韭菜,去蕪存菁3 步驟!
    • 補血新歡,紅莧菜,整株都能吃!
    • 芥菜莖,耐久煮,千萬別浪費
    • 菱角殼煮水喝,補氣顧腸胃
    • 小白菜就是要「嫩」,才最養顏!
  • Chapter 03 食材如何切洗-營養不流失-
    • 草莓不用泡鹽水,清洗時也不要摘除蒂頭
    • 蛤蜊「吐沙」學問6 步驟搞懂!
    • 花枝「雕花」技法,一看就會!
    • 洗、泡、煮,方法對了,米飯也能很營養
    • 蘋果橫切帶皮吃,維生素E 多4 倍!
    • 沖洗代替泡水,2步驟處理金針菇!
    • 毛豆連莢一起洗淨再下鍋,營養力全保留
    • 秋葵籽、黏液最營養,別流失了!
    • 葡萄果粉?藥斑?千萬別搞混
    • 洋蔥皮別扔!喝出暢通血液!
    • Hold住白花椰營養,沖、泡、切、挑、沖五字訣
    • 蓮藕不卡髒、不變黑,孔洞、切面雙把關!
    • 乾燥銀耳不泡熱水、不久泡
    • 茄子切面少、不變色,營養價值愈高!
    • A菜先洗後切,別讓「乳白菜汁」流失了!
    • 甜椒新切法,狩獵營養快、狠、準!
    • 蒜薹「斜切」比「切段」更快熟,粗纖維更容易入口!
    • 生食萵苣,KO殘留農藥2大關鍵!
    • 山藥在料理之前,再清洗、削皮!
    • 蘆薈去皮取肉,不用砧板也OK !
    • 高麗菜用手折或切成小塊,營養保留最多!
    • 章魚用鹽巴搓淨,煮熟後再切
    • 不弄破小卷的墨囊,「抽出頭部」是關鍵
    • 刮除白帶魚的銀色魚皮去腥!
    • 活殺鰻魚,骨、肉、肝切洗得當,好營養!
    • 吳郭魚洗淨擦乾,再刷蛋液,不腥、不破皮
    • 抹上厚厚一層鹽巴,烤香魚不再炸肚、破皮!
    • 龍蝦先放水中養一天,去汙去毒,甜度、營養都滿分!
  • Chapter 04 食材如何烹煮-營養不改變-
    • 帶皮一起煮,地瓜保健力提升100%!
    • 芥藍「鈣」含量極高,川燙法能提升吸收率
    • 「醋溜」綠豆芽,維生素C 和胺基酸不減分
    • 直切、快炒,可降低青椒苦味
    • 紅蘿蔔用炒的,β-胡蘿蔔素吸收率增加8倍!
    • 南瓜連籽帶皮打成泥,營養通通打包吃下肚
    • 油炒番茄,釋放完整茄紅素!
    • 梗葉分手,青江菜營養PLUS !
    • 肝腎腸胃不佳者,豌豆苗要煮熟了再吃!
    • 紅豆、紅豆湯、紅豆水,營養力比一比!
    • 催芽黃豆打成漿,煮熟連渣一起吃,營養力翻倍!
    • 山苦瓜不宜高溫,「三高族」這麼吃就對了!
    • 清炒佛手瓜,簡單吃就很營養!
    • 茼萵與肉、蛋共炒,釋放維生素A!
    • 旺火油炒,吃下油菜的好鐵好鈣
    • 冬瓜帶皮連同籽瓤熬湯,輕鬆維持纖盈體態
    • 薑是老的辣!帶皮一起煮,性味更溫和
    • 牛瘦肉3 分熟,湯肉共進,營養不偏廢!
    • 挑對豬肝,吃鐵、不吃毒!
    • 簡化料理步驟&調味,虱目魚比牛奶還營養!
    • 鯽魚連同魚鱗一起煮,營養力大爆發!
    • 低GI 的鮭魚,煮湯、清蒸顧腦力!
    • 以「溫熱法」鎖住明蝦的鮮甜與優質蛋白
    • 川燙透抽,健腦益智不發胖!
    • 清蒸紅蟳沾薑醋水,去寒助消化!
  • Chapter 05 食材如何調味-營養變更多-
    • 百搭雞肉,加入蔬菜五榖,好滋味營養力提升4倍!
    • 菠菜搭配內臟一起煮,「固鈣健骨」一次補齊!
    • 不浸泡、不去皮,葷素相伴好「蒡」棒!
    • 百搭黑木耳,甜鹹酸辣皆宜!
    • 莧菜連根一起炒,補鈣又補血!
    • 黃魚燉豆腐,健骨強身、增強免疫力
    • 煮湯、涼拌少放鹽,海帶芽減鈉有「酵」率!
    • 海參搭配枸杞、山藥,補腎益氣、增強免疫力
    • 綠豆就「素」要這樣吃,輕鬆找回弱鹼體質
    • 蒟蒻搭配5 大類營養素,遠離三高輕鬆甩油!
    • 鱸魚加蔥薑,去腥提味增強防癌力!
    • 玉米搭配肉類攝取更多玉米黃素!
    • 九層塔和海鮮是絕配,去腥增香、行氣活血
    • 芭樂加馬鈴薯,嫩白肌膚、油光掰掰!
    • 綠花椰以蔥、蒜、辣椒調味,護心又防癌
    • 茭白筍性味甘寒,紅肉相伴,保肝腎、祛熱解膩
    • 絲瓜清熱消暑,活化腦力好舒壓
    • 鴨肉煲山藥,補陰養肺、固腎健脾
    • 冬天滋補吃羊肉,搭蘿蔔、豆腐不易上火!
    • 鱔魚煲木瓜、蓮藕,益氣補虛、健腦強身
    • 旗魚以薑黃、茄汁調味,甩油減脂PLUS!
  • Chapter 06 食材如何保存-營養不變質-
    • 豆腐保鮮3技巧,先處理再冷藏!
    • 剔掉腸泥和胃囊,白蝦冷凍保鮮不走味
    • 必學4 招!馬鈴薯不發芽、不走味
    • 菇類各有保存法,別搞混了!
    • 保存嫩薑,溫度14℃、溼度65%!
    • 魩仔魚冷凍或晒乾,關鍵營養不流失
    • 干貝包覆一層冰膜,再冷凍!
    • 黃豆煮熟、煮軟,連同水一起冷凍!
    • 花生去殼,直接冷凍or煮熟再凍
    • 蓮子保存術乾溼有別!
    • 學會這4招!香菜不軟爛、不發黑
    • 辣椒要用隨時有,5招一次學會!
    • 奇異果口感&甜度,取決於保存法
    • 苜蓿芽保存4步驟,別做錯了!
    • 冷藏過的黑芝麻,炒焙後會更香!
    • 必學3 tips!百合不氧化、不變黑
    • 有無脫皮?枇杷保存方式大不同!
    • 淡菜&貝類,冷藏、冷凍前先吐沙
    • 讓小松菜立正站好!保鮮期更長
    • 保鮮3原則,櫻桃營養不打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