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針對我國制度轉型所形成的強制度環境,以資源理論、制度理論為主,結合動態能力理論,首先,探討了企業的政治資產是技術商業化所需要的重要互補資產的依據,擴展了“互補資產”的內涵;其次,分析了企業各項資產(政治互補資產、生產互補資產和市場互補資產)在影響技術商業化績效中的交互影響機理;最後,探索了政治合法性和社會合法性在互補資產與技術商業化關係中的中介機制。
- 绪言
-
第一章 地方与中央政务对接:隋和唐前期的县级机构
-
第一节 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改革及其对应尚书六部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唐代前期地方行政体制及州县官府的人员构成
-
本章小结
-
-
第二章 体制划一与机制差异:唐前期县级政务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唐代前期县司的固定性政务
-
第二节 县司处理公文书的程式与地方政务的长官负责制
-
第三节 从赋税征收程序看县级政务的特点
-
第四节 里正与唐代前期基层政务的管理
-
第五节 州县一体化格局中的县级政务及其运行机制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
第三章 分化与重组:中晚唐县级行政体制及政务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中唐至五代军镇势力的发展与县级行政体制的变化
-
第二节 本判官、专知官的涌现与地方行政运作模式和问责方式的转变
-
第三节 两税三分体制下县级财政的独立倾向及其影响
-
第四节 中唐以来基层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与里正地位的下降
-
第五节 从州县一体走向县政独立:中晚唐县司在地方行政体制中的重新定位
-
本章小结
-
-
第四章 从“程序分工”到“职能分工”:唐宋之际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的转型
-
第一节 从《捕亡令》看唐宋地方治安管理方式的转变
-
第二节 地方水利管理模式的变化与唐宋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三节 差科征发程序的变化与唐宋基层政务管理方式的转变
-
第四节 中心政务的凸显与唐宋县级政务运行机制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 余论:从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看唐宋间地方治权的分化与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14271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