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會痛的不是愛:真愛啟程,療癒自我與關係的366天
★任何不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求愛。
★伴侶不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而存在的。
★性愛是一種溝通。
★我期待從他人身上得到的,正是我沒給自己的。
★快樂不囚禁任何人。
這本書像是你靈性道途中的巨大路標,以上列舉了幾個,事實上,這一路上共有366個路標──設計給一年當中的每一天(包含閏年的情形)。每個路標都各異其趣,卻又不離宗旨。這個關鍵宗旨是,如果你陷入痛苦之中,那代表你選擇的是別的事物,而不是愛。因此,請選擇愛。深陷痛苦時,感覺它,但要選擇愛;當害怕的時候,誠實面對,但要選擇愛;當不開心的時候,坦誠以告,但要選擇愛。當你選擇了愛,就選擇了天堂。
會痛的不是愛。讓我們跟隨恰克老師的腳步,讓關係中所有的愛與痛,在四季的流轉中沉澱、療癒,並化作生命最圓滿、智慧的風景!
該書設計精美,意象豐富,版面清新,內容充實,是一本高製作規格的經典書籍。台灣首發,精彩面世!
★伴侶不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而存在的。
★性愛是一種溝通。
★我期待從他人身上得到的,正是我沒給自己的。
★快樂不囚禁任何人。
這本書像是你靈性道途中的巨大路標,以上列舉了幾個,事實上,這一路上共有366個路標──設計給一年當中的每一天(包含閏年的情形)。每個路標都各異其趣,卻又不離宗旨。這個關鍵宗旨是,如果你陷入痛苦之中,那代表你選擇的是別的事物,而不是愛。因此,請選擇愛。深陷痛苦時,感覺它,但要選擇愛;當害怕的時候,誠實面對,但要選擇愛;當不開心的時候,坦誠以告,但要選擇愛。當你選擇了愛,就選擇了天堂。
會痛的不是愛。讓我們跟隨恰克老師的腳步,讓關係中所有的愛與痛,在四季的流轉中沉澱、療癒,並化作生命最圓滿、智慧的風景!
該書設計精美,意象豐富,版面清新,內容充實,是一本高製作規格的經典書籍。台灣首發,精彩面世!
國際知名關係心理學專家,在關係諮詢與訓練領域擁有超過四十年經驗。他將心理學與靈性學融合,提出了一套人際關係的獨特見解。身為一位作家、個人成長研習會帶領人、演說家與治療師,恰克博士運用心理學與靈性的語言,並以隱喻的方式,和我們分享有關心靈奧秘中的智慧與洞見。他目前已創作二十本著作與五種療癒卡組,它們以九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
二十多年前,恰克博士與妻子蘭西女士針對情緒與靈性,研發了一套具有深遠意義的療癒模式,創建了願景心理學(Psychology of Vision),並透過研習會、工作坊與進階訓練,在全世界教授他們的理論。恰克博士的演講與工作坊融合願景與洞見,發人深省,但又充滿了趣味。
- 心靈導圖
- 吾愛
- 推薦序
- 關於本書
- 如何使用本書
- 閱讀之前
-
夏01 ~ 90
-
01 親密能療癒一切
-
02 任何不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求愛
-
03 寬恕改變觀感
-
04 寬恕並非小我所能,而是大我透過我而完成的
-
05 承諾和自由是同一回事
-
06 關係中的另一半是我的隊友
-
07 伴侶不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而存在的
-
08 我越愛控制另一半,對方越變得無聊
-
09 只有當我試圖索取時,才會覺得被拒絕
-
10 連結就是擁有愛、寬恕和喜樂
-
11 破碎的心,是一種用罪疚感控制他人的企圖
-
12 每個防衛背後都藏有舊傷痛
-
13 我控制,因為我承受不了事情這麼美好
-
14 若想在關係中美夢成真,我就持續看見與感受我所想要的
-
15 當我希望自己的某個需求得到滿足時,我反而給出我所需要的
-
16 支配與被支配的需求來自於恐懼
-
17 衝突中的雙方即便行為相反,事後的感覺卻一樣
-
18 祝福是犧牲的解藥
-
19 連結才是我的實相
-
20 當我在他人孤立之處與他結合,對方獲得療癒而我得到一份禮物
-
21 創造力將滿足我的所有需求
-
22 在關係的河流中,重要的是橋梁,而不是兩邊的河岸
-
23 我不接受父母的地方,會在我身上表現出來
-
24 如若心懷怨懟,把自己當成引發怨懟的人,向他道歉
-
25 如果感到精疲力竭,我就是在扮演角色
-
26 當我感到依賴且需索無度時,我放下,並信任
-
27 直到接受為止,我們所抗拒的才會消失
-
28 豐盛來自於願意領受
-
29 若不是全贏,便不是真理
-
30 痛苦就是我將連結之線切斷的地方
-
31 性愛是一種溝通
-
32 若要療癒無聊,須在情緒上冒險
-
33 關係當中,一方會發現問題,另一方會解決問題
-
34 付出即是領受
-
35 「若無所期望,一切皆具足;若有所期望,萬物皆不足。」
-
36 我期望的程度就是我感受壓力的程度
-
37 期望是等著引爆的定時炸彈
-
38 期望摧毀經驗
-
39 我所壓抑的,我的孩子將會表現出來
-
40 我越愛自己,就越能感受被愛
-
41 快抵達新層次時,誘惑就會出現
-
42 保持敞開並時刻觀照自己的感覺,將創造療癒
-
43 我期望越少,就能領受越多
-
44 獨立的伴侶若看重另一半,將能使關係向前進
-
45 想要擁有令人興奮的關係,須在情緒上冒險
-
46 觀感實為投射
-
47 當我給予卻受到傷害時,其實我是為了索取而給予
-
48 罪疚之下必藏有恐懼
-
49 我真正痛苦的原因永遠都不如我所想像
-
50 領受即是付出
-
51 我期望從他人身上得到的,正是我沒給自己的
-
52 依賴總是嘗試在當下滿足過去未滿足的需求
-
53 所有問題都是害怕邁出下一步
-
54 若我在關係中停滯不前,是因為我害怕看到向前邁進後的結果
-
55 痛苦表示我正在犯錯
-
56 只有在失去信任時,我才會想要控制
-
57 我的經驗和記憶是觀感,而非事件本身
-
58 當伴侶的意見與我相左時,正是在召喚我採取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
59 當伴侶與我呈現兩極化時,透過整合,我便提升至嶄新的層次
-
60 當我拒絕的時候,我會感到被拒絕
-
61 在權力鬥爭中,對方擁有我所失落的一個碎片
-
62 孤單來自於我想證明自己的特殊性
-
63 當我害怕領受時,就創造出問題讓自己分心
-
64 當我害怕可能到來的美好時,我就製造問題
-
65 關係是邁向成長的最快路徑
-
66 要結束外在衝突,先從改變內在開始
-
67 我越想抓住,反而錯失越多
-
68 當我願意放下時,總是會得到更好的
-
69 每場權力鬥爭都提醒了我曾經受傷的地方
-
70 觀照我的感覺,是最根本的療癒之道
-
71 為了解決關係中的問題,我寬恕我的母親
-
72 期望是對未來的恐懼
-
73 感覺遭到拒絕可能是對罪疚感的防衛
-
74 我獨立的程度即是我否定自己依賴的程度
-
75 獨立的最後階段:死亡區
-
76 我的愛能療癒所有苦痛
-
77 當情況變糟糕時,其實可能正在好轉
-
78 終極目標是全然依靠宇宙
-
79 當我感覺退縮時,反而要靠近人並付出
-
80 當我害怕踏出下一步時,關係中就會出現問題
-
81 我的期望是對隱藏需求的補償
-
82 關係中的痛苦與衝突來自於規矩被打破
-
83 所有衝突當中,雙方的感覺是相同的
-
84 當我的恐懼或抗拒過於強烈,讓我無法向伴侶靠近時,我請求老天的幫助
-
85 每個英雄都需要反派角色或可以拯救的對象
-
86 若我沒有試圖報復,我不可能會是受害者
-
87 我朝伴侶邁出的每一步,都加強了我的個人力量
-
88 所有人的行為都映射出我的選擇
-
89 抱怨是直接的自我攻擊
-
90 所有對他人的評斷都是對我自己的評斷
-
-
秋91~182
-
91 我放縱的程度,就是我落入犧牲的程度
-
92 憤怒是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責備他人
-
93 所有憤怒都來自於缺乏信任和碰觸舊傷
-
94 憤怒總是意圖用罪疚感來達到控制的目的
-
95 憤怒是一種控制,好達到我的需求
-
96 憤怒隱藏了恩典
-
97 承諾讓我能敞開去領受
-
98 承諾表示忠於自己
-
99 承諾能夠克服所有問題
-
100 我的痛苦可能是對自己性能量的防衛
-
101 心碎是報復的舉動
-
102 我的關係中所缺少的正是我自己沒有付出的
-
103 我認為自己所需要的,正是我被召喚要付出的
-
104 改變自己都那麼困難,期望改變別人更是癡人說夢
-
105 忙碌將我羈絆於無價值感中
-
106 每個角色背後都有想死的誘惑
-
107 別人對我付出的方式,其實是告訴我,他們想要被對待的方式
-
108 三角關係源於以下信念:我不可能在一段關係中擁有一切
-
109 當我黏連的時候,我已落入犧牲
-
110 當連結斷裂時,就會產生黏連
-
111 黏連阻礙溝通
-
112 黏連阻礙了愛
-
113 與某人黏連,就是遠離生命
-
114 眼中世界皆為自我投射
-
115 每當我將某人視為純真無罪,就是在釋放我自己
-
116 憤怒總是為了掩蓋其他感受
-
117 寬恕就是付出
-
118 衝突之處藏有機會
-
119 雙方欲解決衝突,就要訴諸更高的共同目的
-
120 大部分的負面情緒,都和現在沒有關係
-
121 夥伴關係帶來創造力
-
122 從感覺中抽離反而會受傷
-
123 我關係中的所有問題都指向,一個將要浮現的禮物、天賦或機會
-
124 我最不喜歡的人讓我知道是什麼在阻礙我前進
-
125 溝通的核心在於明白眼前的痛苦源自於過去的關係
-
126 在關係中拒絕不真的,將讓真相得以浮現
-
127 分析問題就是抗拒解答
-
128 信任療癒一切
-
129 當我選擇逞強獨立時,就是拋棄熱情
-
130 放棄評斷讓我不被自己的評斷所困
-
131 如果過去未了,往日關係中的鬼魂會在現在騷擾我
-
132 利用規矩掩蓋罪疚感
-
133 規則是對自己某個錯誤信念的自我懲罰
-
134 舊傷痛可以透過現任關係獲得療癒
-
135 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執著於過去的痛苦
-
136 感恩能消弭權力鬥爭
-
137 請帶有意願地放下,想要將另一半吞噬掉以彌補過去的念頭
-
138 沒有心碎這回事
-
139 行為越是不可愛,就越是在呼求愛
-
140 攻擊其實是在呼求幫助
-
141 角色掩飾了未經哀悼的失落
-
142 真正的付出將釋放不好的感覺
-
143 嫉妒是在報復自己
-
144 我嫉妒的程度就是我感到不值得被信任的程度
-
145 每個幻想都是一份期望
-
146 每段關係的目標都是交互依靠
-
147 我的父母分別是我陽剛面及陰柔面的化身
-
148 我緊抓不放的每段舊愛,都會讓我無法在現任關係中邁出下一步
-
149 當我感覺被伴侶的需求淹沒時,我便成為上蒼恩典的管道
-
150 如果關係死氣沉沉,皆因背後藏有競爭
-
151 所有關係都沒有錯
-
152 關係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雙方皆有責任
-
153 我得到多少賞識,反映了我對自己的賞識程度
-
154 我收進來的肯定,等於我給出去的肯定
-
155 罪疚感的牽絆,讓我無法發揮力量
-
156 外在的所有問題都能在我的關係中獲得療癒
-
157 在關係中,我可以選擇製造鬧劇或發揮創意
-
158 助人者的角色來自我相信自己具有破壞性
-
159 無論想要療癒什麼,感恩都是最簡單的方式
-
160 敵人存在的目的在於,帶回我心靈深處埋藏已久的一個碎片
-
161 大部分衝突都可藉由釐清經驗得到療癒
-
162 如果我一直沒有親密關係,那是因為我緊閉心門
-
163 真相總是有所助益
-
164 持續說出真相,直到眾人皆贏
-
165 分裂是唯一的問題,而愛能療癒分裂
-
166 承諾允許更大的自我表達
-
167 心碎其實是期望落空
-
168 如果我受到某人吸引,代表我有禮物要送給對方
-
169 如果我不堅持自己是對的,就能得到快樂
-
170 角色的扮演使我得到部分報償,但我仍陷於犧牲中
-
171 所有療癒都來自結合
-
172 每次誕生都感覺像死亡
-
173 我擁有足夠資源,可以滿足每種情況的需求
-
174 只有在利用某人某事來阻礙自己前進時,我才會體驗到罪疚感
-
175 我的感受是自己的責任
-
176 恐懼是吸引力
-
177 我敞開的程度,便是我啟發他人的程度
-
178 要清除我事業中的問題,我要寬恕自己的父親
-
179 關係的目的在於連接所有的碎片
-
180 所有向我請求幫助的人,都是為了拯救我
-
181 我拒絕父母的部分,將會在伴侶身上顯現
-
182 當感覺關係中的問題超出我所能處理的範圍時,我便尋求上蒼的幫助
-
-
冬183~274
-
183 如果我想獲得最棒的關係,就給出最棒的自己
-
184 痛苦是我需要的能量,好讓我抓住對自己的負面想法
-
185 我抗拒他人的部分就是我抗拒自己的部分
-
186 發自內在的快樂不會失去
-
187 如果我在做苦工,是因為我被困在角色裡
-
188 獨立的人最大的秘密是還沒放下故人
-
189 所有痛苦都來自於執著
-
190 會痛的不是愛
-
191 自我防衛越少,我就越安全
-
192 恐懼幾近於興奮
-
193 失落幾近於新的開始
-
194 傷痛幾近於溫柔
-
195 罪疚感是受到阻礙的智慧
-
196 犧牲幾近於愛
-
197 失望幾近於釋放
-
198 挫敗幾近於理解
-
199 在當下不可能感覺到恐懼
-
200 當受害者是一種攻擊
-
201 信任可以修補舊心碎
-
202 所有的心碎都暗藏競爭
-
203 所有自我破壞都隱藏了對更大犧牲的恐懼
-
204 現在的依賴指出過去的評斷
-
205 每段關係都映射了我與自己的關係
-
206 怨懟摧毀關係
-
207 每段創傷都提供了選擇
-
208 愛人的角色局限了親密
-
209 性愛或關係中的死寂,可以透過邁向新生得以療癒
-
210 沮喪來自於恐懼未來將失落某物
-
211 期望讓我無法安歇
-
212 無可抗拒的魅力是我能給予伴侶最好的禮物
-
213 拒絕的痛苦總是比目前的關係來得早
-
214 我的性渴望可能是對痛苦的一種掩飾
-
215 承諾表示我知道破碎的事物總會有癒合的時候
-
216 付出能夠療癒關係中的死寂
-
217 幻想來自於沒有溝通出我的需求
-
218 他人讓我遭受心碎的程度,正是我將讓身邊的人遭受心碎的程度
-
219 每個權力鬥爭之下都藏著過往的心碎
-
220 親密創造療癒
-
221 如果我陷入無意義感之中,我會請求老天的幫助
-
222 墓地那邊的草皮總是更翠綠
-
223 所有三角關係都源於原生家庭中的競爭
-
224 所有犧牲都是無價值感
-
225 我付出什麼,就會體驗到什麼
-
226 恐懼來自我的攻擊思想
-
227 每個權力鬥爭下都藏著新生
-
228 輕而易舉就是不再有所保留
-
229 犧牲是偽造的愛
-
230 幻想是不展現我的臨在的方式
-
231 我的關係並非雙方各付出百分之五十,而是百分之百全力以赴
-
232 在我的關係中,我可以選擇鬧劇或選擇創意
-
233 創意是失落的解藥
-
234 想要滿足一個需求時,我先寬恕
-
235 若是沒有對共同目標的承諾,任何衝突都可能摧毀一段關係
-
236 我只能在當下進入天堂,而無法透過重播過去來進入
-
237 我的評斷讓自己陷入犧牲之中
-
238 如果我生命中缺少些什麼,那是因為我正在報復
-
239 目前的犧牲是對過去的評斷,評斷當時的需求未得到滿足
-
240 快樂是我所能給予世界最棒的禮物
-
241 如果我的伴侶輸了,最後也得我買單
-
242 愛使時間暫停,啟動永恆
-
243 評斷總是針對個人的身體、人格或錯誤
-
244 現在做苦工,是因為我沒有放下過去
-
245 若有人對我生氣,代表我有要學的功課
-
246 夥伴關係是共同目的
-
247 關係中的大師境界,就是願意和愛人在一起時,回到純真無罪
-
248 所有的緊抓不放都是幻想
-
249 所有問題都來自失憶
-
250 我的生命若有缺憾,那是因為罪疚感從中作梗
-
251 請多碰觸
-
252 我接收自他人的罪疚感,是我本來就已經有的
-
253 我越是對抗,自己反而越會成為那個樣子
-
254 感受自己的感覺是療癒、放下與前進的基礎
-
255 我可以請求老天的幫助並向伴侶靠近,藉以療癒關係中的死寂
-
256 只有活在過去,才會體驗到罪疚
-
257 「應該」所傳達的必定是衝突
-
258 愛是毫無保留的付出,同時又無所執著
-
259 對自己真實,表示我無法對任何人虛偽
-
260 如果人生中有所缺憾,那是因為我正處於權力鬥爭當中
-
261 關係裡性愛的死寂,可藉由邁出下一步得到療癒
-
262 嫉妒是新生之處
-
263 我是否能成功活出使命,取決於我是否寬恕並整合我的父母
-
264 我要有意願邁出下一步,才能知道下一步是什麼
-
265 無論是什麼衝突,我對抗的都是自己
-
266 如果我沒有處於美好、驚奇、喜悅的狀態,我就是在評斷
-
267 天堂只能成雙成對進入
-
268 我歡慶自己被賜予的一切
-
269 如果感覺被關閉,我就會創造鬧劇和痛苦來感知自己還活著
-
270 我父母關係中的不成功都來自於競爭
-
271 關係的重點在於擴張,而非擴張遺留的痕跡
-
272 我可以和每位我遇見的人置身於天堂
-
273 最偉大的藝術是做自己
-
274 我無法在現在滿足過去的需求
-
-
春275~366
-
275 罪疚感強化了我想逃離的事物
-
276 每片沼澤中都有石頭
-
277 如果我把焦點全放在自己身上,伴侶就會失去溝通的意願
-
278 歇斯底里和無動於衷都是用來逃避拒絕的溝通模式
-
279 沼澤覺得沒人愛,石頭覺得沒人懂
-
280 石頭有失憶症,沼澤則永難忘懷
-
281 石頭意味著永遠都不用說「對不起」
-
282 你吸不到石頭的血
-
283 沼澤想要石頭得到卻領受不了的東西
-
284 石頭痛恨快樂,因為他們很害怕
-
285 我的關係映射出我自己
-
286 抵制任何人的行為都會讓我感覺不到愛
-
287 願景是從深淵躍升至愛,並留下橋梁供後人使用
-
288 當我覺得自己沒有符合父母的期望時,其實是認定他們沒有符合我的期望
-
289 所有指控都是自我指控
-
290 我先改變,我的關係就會隨之改變
-
291 當我有意願體悟衝突所掩蓋的感覺時,就有機會創造出巨大的成長機會
-
292 如果我真的想要,就一定會有方法
-
293 人最大的恐懼是對快樂的恐懼
-
294 我現在的處境,能讓我學到最迫切需要的功課
-
295 我和快樂的關係就是我和自己的關係
-
296 我領受的是我覺得自己值得領受的
-
297 我的使命帶來滿足
-
298 我身邊的人會服務我的心靈
-
299 只要是我全然看重的事物,我就不可能失去
-
300 我的關係映射出我的信念系統
-
301 罪疚感造成退縮或侵略
-
302 我的純真是我能給予伴侶的最佳禮物
-
303 擔心是一種攻擊
-
304 我所愛成為我所是
-
305 不信任他人其實是不信任自己
-
306 我在關係中越競爭,就越匱乏
-
307 永不停止約會
-
308 不快樂是對父母的報復
-
309 真正的豐盛是全贏
-
310 做自己就是當明星
-
311 所有痛苦都來自於誤解
-
312 我和攻擊我的人結合
-
313 擁有一切是關係的承諾
-
314 我現在關係中的競爭,源於我的原生家庭
-
315 我期望從他人那裡獲得的,正是我沒有給予他們的
-
316 幫助者的角色讓我感覺優越,其實是我害怕擁有平等的伴侶
-
317 真相創造豐盛
-
318 如果我生命中有所缺乏,就是我在控制
-
319 無論我的痛苦是什麼,付出都能創造療癒
-
320 權力鬥爭是我強求他人滿足我的需求
-
321 若我有需求想被滿足,我就放手
-
322 我送出的祝福同時祝福了我
-
323 我越對他人付出自己,就越能看到對方的本質
-
324 如果我看到某個問題,那就是我的問題
-
325 自我概念會扼殺我
-
326 所有發生在我生命中的事情,都是在和重要的另一半溝通
-
327 如果我不信任,就沒有愛
-
328 我只能透過承諾來領受
-
329 愛無時無刻不朝著我湧來
-
330 如果我們中有壞人,那就是全員皆輸
-
331 只有看重自己,才可能會有承諾
-
332 讓人虐待你並沒有服務到任何人
-
333 在既定的內外在情境下,每個人都已盡力做到最好
-
334 情緒痛苦可以是最佳的老師
-
335 小我完全是「一」的相反面
-
336 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現況,就無法期望向前移動
-
337 罪疚感堅持要懲罰,而錯誤只需要修正
-
338 每段關係都有個長期問題
-
339 許可為我的伴侶和身邊的人帶來祝福
-
340 除了憶起天堂之外,我不需替上帝做任何事
-
341 每段關係都有其目的
-
342 所有我領受到的豐盛,我自然會給予我的伴侶
-
343 如果我沒感覺,就等於是死亡
-
344 恐懼是所有負面經驗背後的情緒
-
345 本質總是容易吸引人
-
346 金錢匱乏表示在關係中缺乏付出和領受
-
347 在萬事萬物中看見上帝,就能讓愛帶我回家
-
348 欣賞讓我擺脫比較和嫉妒
-
349 當我覺得不被理解,是因為我也不理解別人
-
350 當接收者準備好時,禮物自會出現
-
351 抱怨是以傲慢展現的自卑
-
352 除非我變得像個小孩,否則我無法進入天堂
-
353 愛讓我不再自擋去路
-
354 優越感和自卑感的惡性循環使我們陷入犧牲的情境
-
355 若能與原生家庭平衡連結,關係和性愛的死寂就會得到療癒
-
356 好玩是回應力的一種真實形式
-
357 如果我覺得某人在利用我,其實是我在利用他們來羈絆自己
-
358 所有的問題都是感覺分裂的結果
-
359 我索取的,就是我喪失的
-
360 懷疑是我用來阻礙自己的陷阱
-
361 當我心碎的時候,付出能創造新生
-
362 快樂不囚禁任何人
-
363 愛是付出一切,又無所執著
-
364 每次失敗背後都藏了報復
-
365 大家都想上天堂,但卻沒人想死
-
366 上帝通過他人向我開示:「若能以此方式愛我,則條條大路通往天堂。」
-
- 閱讀之後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5722/2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