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訊息氾濫與假新聞轟炸的年代,我們如何做決定?
透過隨機演化、社會與經濟行為,教你如何做正確的決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於理解,頗像康納曼(DanielKahneman)的《快思慢想》
與索羅維基(JamesSurowiecki)的《群眾的智慧》。」
──《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類進化過程鮮少有選擇的機會,即使在史前、前工業期,或二十世紀中期,我們需要做決策的複雜性也不高,但今日環境,有過多的信息,甚至假新聞,干擾我們判斷、做決策,現代的經濟學家已經不太相信,人們是理性動物、市場是有秩序的運作,因為無論一個決策看起來有多小或多麼無害,幾乎都無法猜測可能產生的影響。

由歷史學、人類學、經濟學三位教授共同執筆的《決策地圖》,分析不同類型的決策,並繪製短期和長期的決策地圖,以社會行為角度,探討我們做決策時的心理與環境影響,並提出影響做決策的三個因素:演化、經濟與社會。

三位作者認為,看似微小的決策加總起來,會引發大規模的演化事件。同樣的,些微的改變以及相關行為,可能會讓一個群體勝過另一個群體,而每一個群體可能都沒有注意到這件事正在發生。尤其現在我們可以即時取得新聞和看法,決策變得很倉促,因為有太多可能性,我們變得更加依賴網路來做出決定。

當假新聞無法與真實新聞區分開來,當互聯網形成眾聲喧嘩,作者提出建言,我們自己的小決策很重要,企業或組織透過網路向大眾取得所需的創新點子,或是解決方案的群眾外包,都不能過於依賴,且要小心謹慎。
  • 推薦序|走過特權之路/前田約翰
  • 作者序|伊藤法官的法庭
  • 第一章|文化的進化:微小改變的總和
    • 文化的分類
    • 意圖與結果
    • 有關馴化的不同看法
    • 社會影響
    • 形成期的行動呼籲
  • 第二章|把我們的用語解釋清楚
    • 演化用語
    • 經濟用語
  • 第三章|團隊與適存度
    • 不只是扔得遠
    • 選拔湯姆.布雷迪
    • 神經可塑性與倫敦計程車司機
    • 如果和可是
    • 為什麼只談個人
  • 第四章|我們是如何學習
    • 個人學習
    • 社會學習
    • 模仿和模擬
    • 石器打製者伍迪的傳奇技能
    • 高爾頓問題
  • 第五章|舞動地形與紅皇后
    • 崎嶇不平的地形
    • 地形開始變動
  • 第六章|一張分成四個部分的決策地圖
    • 決策地圖
    • 左上:個人決策、效益透明
    • 右上:社會決策、效益透明
    • 右下:社會決策、效益不透明
    • 左下:個人決策、效益不透明
    • 在決策地圖上移動
  • 第七章|冒險的事業
    • 退休規劃
    • 我要在這裡大幹一場
  • 第八章|右下方的人生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現在人人都是科學家
    • 決定疲勞
    • 未來將會怎樣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