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097984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王學不是“陽儒陰釋”,而是儒學的一種新形態;它與佛教禪宗相似或相同是因為兩者都把“道”內在化了。同時,它也不是“儒體佛用”,確切地說,它是“儒因佛緣”,即它是在“成為聖人”這一儒學的動因中生髮出來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過程中只是起了助緣的作用;經過改造的佛教因素成為王學的有機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 序言
  • 导论
  • 第一章 “道”的内在化与圣人经书的相对化
    • 第一节 庚辰前:“其心纯乎天理”方是圣
      • 一 “天理”的内在化
      • 二 内在化的“天理”与成圣的转向
    • 第二节 庚辰后:“心之良知是谓圣”
      • 一 亦理亦心的良知
      • 二 良知与成圣的转向
    • 第三节 圣人与经书的相对化
      • 一 圣人的有限性
      • 二 圣人的非权威性
      • 三 经书权威的相对化
  • 第二章 “同异”之辨向“是非”之辨的转变
    • 第一节 庚辰前:“求其是而已矣”
      • 一 道无精粗,见有精粗
      • 二 反求诸己,是非自明
      • 三 “第一义”真,“一切皆真”
    • 第二节 庚辰后:“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
      • 一 良知乃“圣门正法眼藏”
      • 二 “是非同异,毎起于胜心”
      • 三 由搁置是非到转化是非
      • 四 万物一体,莫非己也
      • 五 “一而已矣”“善观则不二”
  • 第三章 “无求同异于儒释,求其是者而学焉”
    • 第一节 庚辰前:二氏学圣人,“不得其道而偏焉”
      • 一 不得“中道”,“则亦异端而已”
      • 二 二氏“于圣人之道异,然犹有自得也”
      • 三 不辨同异,“求其是者而学焉”
    • 第二节 庚辰后:“尽性至命不染世累”即佛
      • 一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 二 “儒、佛、老、庄皆吾之用”
      • 三 “外人伦,遗事物,则诚所谓禅矣”
  • 综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