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集中探討台灣、日本、韓國女性文學發展的異同性。
2.研究亞洲女性文學(尤其是台灣、日本、韓國)必備參考著作。
3.「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策劃,學者及作家皆為重量級人物。
台日韓學者及作家共同研討女性文學創作與發展
20世紀台日韓三國交流密切,在女性文學方面,雖然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脈絡,其實有些相似之處與共通的話題,本書探討這三個國家女性文學創作與發展的特色,包括「當代台日韓女性小說比較初探」、「日本戰後文學與女性書寫」、「近一個世紀以來韓國女性小說的旅程」、「蔡素芬的鹽田兒女三部曲」、「三十年間,或兩個世紀之間:文學、他者、女性」,「現代日本文學與性/別」。藉由這些主題的交流,讓讀者更深層的認識女性文學的新視野。
2.研究亞洲女性文學(尤其是台灣、日本、韓國)必備參考著作。
3.「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策劃,學者及作家皆為重量級人物。
台日韓學者及作家共同研討女性文學創作與發展
20世紀台日韓三國交流密切,在女性文學方面,雖然各自有不同的文化脈絡,其實有些相似之處與共通的話題,本書探討這三個國家女性文學創作與發展的特色,包括「當代台日韓女性小說比較初探」、「日本戰後文學與女性書寫」、「近一個世紀以來韓國女性小說的旅程」、「蔡素芬的鹽田兒女三部曲」、「三十年間,或兩個世紀之間:文學、他者、女性」,「現代日本文學與性/別」。藉由這些主題的交流,讓讀者更深層的認識女性文學的新視野。
范銘如/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吳佩珍/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惠鈴(???)/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教授
中川成美/立命館大學文學研究科教授
蘇偉貞/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著名作家
平路、申京淑、金仁淑、松浦理英子、津島佑子、陳雪、蔡素芬/著名作家(以姓氏筆畫排列)
- 前言
-
當代台日韓女性小說比較初探
-
1. 女性思潮的當代進程
-
2. 女性小說的興起與特色
-
3. 結語
-
-
日本戰後文學與女性書寫
-
1. 日本戰後狀況與文壇復甦:1945~1950年
-
2. 新民主主義敗北與「才女」作家世代登場:1950年代
-
3. 安保全共鬪世代與女性作家的性議題書寫:1960年代
-
4. 女性解放運動世代與女性性別角色以及情慾的顛覆書寫:1970年代
-
5. 結語
-
-
從「我」的故事到「我們」的故事―近一個世紀以來韓國女性小說的旅程
-
1. 前言
-
2. 從現代主體到自我認知:1920~1930年代韓國新女性小說
-
3. 戰爭傷痕與自我憐憫:1950~1960年代韓國女性小說
-
4. 與社會現實和時代課題交涉:1970~1980年代韓國女性小說
-
5. 走出自己的路:1990年代以來韓國女性小說
-
6. 結語
-
-
愛情與金錢―蔡素芬的「鹽田兒女三部曲」
-
1. 變數與常數:金錢與愛情
-
2. 獅子、女巫,衣櫥
-
3. 南國雪人,雪國南人
-
4. 請星星代位清償
-
參考書目
-
-
三十年間,或兩個世紀之間―文學、他者、女性
-
1. 386世代的性別(Gender)
-
2. 集團大義(cause)與生理性生活(flesh)
-
3. 生活的空洞化與死亡
-
4. 媽媽,我肚子餓了:生活中最根源性的依賴
-
- 現代日本文學與性/別―「日本」‧「近代」‧「女性」‧「文學史」
- 台日韓女作家座談會:性別、國族與跨國經驗
- 台日韓女作家座談會:體制與逾越―私人寫作的社會空間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