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詩及其象徵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4981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強調「詩歌的象徵性」與「人類個體內在性」之間的連繫與結合,證明「詩」作為「精神療癒」的一種可能存在。

海子詩歌內外的「死亡」,是英勇殉詩還是心靈實況?
在葉紅身上,文學──詩語如何成為一種「抗抑鬱劑」?
寫詩對商禽而言,究竟為了「逃離現實」還是「治療」?
零雨如何以詩翻譯內在異質,並隱含反抗意涵?
林梵詩中的「神明」,其實是詩人「超我」的化身?
魯迅〈復讎〉二首深藏了何等黑暗思維與人性原罪觀念?
「李格弟」是誰?夏宇如何安置其身分?

李癸雲以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的探問方式,剖析詩人寫作現象,嘗試溝通文學與精神醫學的隱形交錯路徑!


本書特色
臺灣詩學論叢系列書之一
《台灣詩學季刊》以論說台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台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台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出個幾本。先推出的第一批有四本,包括白靈的《新詩十家論》、渡也的《新詩新探索》、李瑞騰的《詩心與詩史》和李癸雲的《詩及其象徵》。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表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合的大方向前進,為台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作者以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的探問方式,剖析詩人寫作現象,嘗試溝通文學與精神醫學的隱形交錯路徑!強調「詩歌的象徵性」與「人類個體內在性」之間的連繫與結合,證明「詩」作為「精神療癒」的一種可能存在。
  • 論叢總序/李瑞騰
  • 自序/李癸雲
  • 輯一 詩的療癒
    • 詩人自殺.精神分裂.烈火詩語―再探海子詩作的死亡書寫
    • 文學作為精神療癒之實踐―以臺灣女詩人葉紅為研究對象
    • 戰爭.囚禁.逃亡―試探商禽的戰爭創傷書寫
  • 輯二 從詩到人
    • 賦詩言志,重新排練―論零雨詩作的反抗意涵
    • 神格人物,人格理想―試探林梵詩作的神明書寫
    • 「四面都是敵意」―論魯迅〈復讎〉二首的原罪觀念
    • 「唯一可以抵抗噪音的就是靡靡之音」―從《這隻斑馬is Zebra》談「李格弟」的身分意義
  • 《詩及其象徵》各篇發表資料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