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2006年尤努斯教授 (Muhammad Yunus) 與創辦的孟加拉鄉村銀行 (Grmmen Bank)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成功點燃「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的火苗,在全球掀起一場觀念性的革命,公益與商業的界線模糊了、善與利可以連結並存的思維萌芽了,這股力量正在重塑社會服務與商業市場的樣貌。如今「社會企業」成為顯學名詞,在產官學各界的推動下,正式揭開台灣社會企業元年的序幕。
商業創投家朱永光先生透過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的篩選引薦及參考社企流的國外案例資源,花一年多的時間與30餘家台灣社會企業進行會晤訪談,內容陸續登載在《經濟日報》「創愛的業」專欄。本書一併收錄專欄文章30篇,以及這些社會企業創業家們首度深入的自我陳述,客觀的介紹加上主觀的分享,期望將創業家們可貴的理想與創新的精神永續傳承並發揚光大。
鑒於社會企業所倡議的精神是以商業力量及企業經營的方式解決社會議題,本書所收錄的30家台灣社會企業實例,有人改善小農生計、有人關注公平貿易、有人協助弱勢自立、有人振興社區經濟、有人發展青幼教育、有人致力族群關懷、有人倡議綠色環保、有人帶動國際參與,是台灣社會企業創業、成長的紀錄,紀錄這些充滿理想與人道關懷的創業家及企業的存在與付出之努力。
《我們,創愛的業》是國內第一本最完整記述30家台灣社會企業的書籍,是涵蓋面最廣、代表性最高的台灣社會企業地圖。本書正如同把散落在台灣各地的30顆珍貴珍珠串成項鍊,更能彰顯其價值與意義!
社會企業就是一個對傳統的企業觀與NPO的創新思考。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秘書長 胡哲生
創愛的業、傳愛的念,這場企業革命在台灣持續動員著,未來不可限量。
──福臨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范瑞穎
本書以這三十個創愛的業為師,你也必然很快進入社會公益企業的成功門檻。
──張老師基金會董事 張芳民
社會企業,是一個讓世界更美好的「解方經濟」!
──行政院政務委員 馮燕
人生須要Leverage,但,為愛而Leverage境界最高!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鄭家鐘
結合「利己」與「利他」的人生哲學,有了更創新的實踐方式。
──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 謝三連
商業創投家朱永光先生透過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的篩選引薦及參考社企流的國外案例資源,花一年多的時間與30餘家台灣社會企業進行會晤訪談,內容陸續登載在《經濟日報》「創愛的業」專欄。本書一併收錄專欄文章30篇,以及這些社會企業創業家們首度深入的自我陳述,客觀的介紹加上主觀的分享,期望將創業家們可貴的理想與創新的精神永續傳承並發揚光大。
鑒於社會企業所倡議的精神是以商業力量及企業經營的方式解決社會議題,本書所收錄的30家台灣社會企業實例,有人改善小農生計、有人關注公平貿易、有人協助弱勢自立、有人振興社區經濟、有人發展青幼教育、有人致力族群關懷、有人倡議綠色環保、有人帶動國際參與,是台灣社會企業創業、成長的紀錄,紀錄這些充滿理想與人道關懷的創業家及企業的存在與付出之努力。
《我們,創愛的業》是國內第一本最完整記述30家台灣社會企業的書籍,是涵蓋面最廣、代表性最高的台灣社會企業地圖。本書正如同把散落在台灣各地的30顆珍貴珍珠串成項鍊,更能彰顯其價值與意義!
社會企業就是一個對傳統的企業觀與NPO的創新思考。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秘書長 胡哲生
創愛的業、傳愛的念,這場企業革命在台灣持續動員著,未來不可限量。
──福臨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范瑞穎
本書以這三十個創愛的業為師,你也必然很快進入社會公益企業的成功門檻。
──張老師基金會董事 張芳民
社會企業,是一個讓世界更美好的「解方經濟」!
──行政院政務委員 馮燕
人生須要Leverage,但,為愛而Leverage境界最高!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鄭家鐘
結合「利己」與「利他」的人生哲學,有了更創新的實踐方式。
──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 謝三連
林芳盈
現任「綠園/Green House」執行長。台灣中興大學外文系、美國雪城大學企管碩士,工作經歷跨足會計顧問、電子製造、金融投資及消費服務等產業。一個遊走於美國、台灣、大陸的平凡上班族,偶然接觸社會企業議題,發現生命轉折的契機──在看似潦草的人生境遇中,相信命運安排自有它的深意。
綠園/Green House
身為社會中堅份子的我們共同成立「綠園/Green House」,提供一個「分享生命樂章,實現彼此對社會公益願景的園地」。我們找尋社會企業創業家,藉由分享他們的生命樂章傳承用商業力量改善社會問題的精神,進而透過參與、協助社會企業家實踐理想,成就社會公益。
-
<推薦序>
-
除了利潤,企業也可以改變社會/胡哲生
-
築起共享共榮的橋樑/范瑞穎
-
社會企業成功方程式/張芳民
-
為愛創立社企,因愛轉動世界/馮燕
-
以愛創業,實現人生價值/鄭家鐘
-
從社會企業家身上,我看到……/謝三連
-
- <前言> 三十顆珍珠,創造改變的起點/林芳盈
- 1 Motherhouse 協助發展中國家脫貧 一個「有溫度」的時尚品牌
- 2 ELIV 以立國際服務 志工服務大接力 認識自己,飛往世界邊緣
- 3 活水社企開發 灌注台灣社企新活水 開發改變社會的投資機會
- 4 黑暗對話 突破殘疾障礙 「從心/重新」看世界
- 5 THE BIG ISSUE 大誌雜誌 助街友重獲新生 一本屬於愚人世代的雜誌
- 6 九天民俗技藝團 給中輟生更好的舞台 做對的事,連上天都會幫助你
- 7 喜願共合國 社區協力共生共榮 為台灣農業寫歷史
- 8 耕心蓮苑 打造弱勢兒第二個家 愛一家親
- 9 社企流 散播社會企業種子 夢想自造家
- 10 光原社會企業深耕原住民有機農業 夢想的起點是責任的開始
- 11 勝利潛能發展中心 激發身障者潛能 身障者的就業能量沒有極限
- 12 四方報 為新移民發聲 打造多元、公平、乾淨的社會
- 13 東風經典食材 體現企業良知 研發經典食材回應土地問題
- 14 大愛感恩科技 環保公益領航者 慈悲科技之環保善機
- 15 繭裹子 公平貿易與文創搭橋 設計改變世界
- 16 弘道老人基金會為高齡社會注入活力 看見真實的需求
- 17 雨林咖啡 守護雨林的實踐家 一個從零開始的夢想
- 18 歐萊德 打造髮妝綠色供應鏈 以大自然為師
- 19 冶綠服飾 行銷綠色生活 T恤不只是一件T恤
- 20 鄰鄉良食 擦出小農與企業火花 與企業一起創意做好事
- 21 興采實業 讓咖啡渣變機能布 發現萬物的新價值
- 22 小鎮文創 點亮小鎮復興之路 小鎮不再是沒落的代名詞
- 23 厚生市集 打造分散式供應鏈 有人願意仿效才是好社企
- 24 BR Link 買一捐一散播愛心 一個看見決定人生
- 25 多扶接送 行動不便者的好幫手 台灣成為亞洲無障礙旅遊典範
- 26 慢飛兒 幫身障者活出自信 生得尊嚴、活得平等
- 27 福樂多 高齡者全人照顧網絡 築一個老人夢
- 28 World Bicycle Relief 雙輪轉出非洲希望 期盼豐富與共好的世界
- 29 大王菜舖子 經營小哲學 我的烏托邦
- 30 众社會企業 結合科技打造友善城市 用智慧與科技來圓滿愛
- <結語>以愛創業、創愛的業/朱永光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