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學習評量」為師資培育生及教育學程生的必修課程。教育部於2013年6月發布/函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原必修課程「教育測驗與評量」已修訂為「學習評量」,聚焦在教室或課堂內的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評量。
本書特色
◎兼容並蓄-從評量的相關議題到成績評量與報告,內容充實,特重實例;
◎概念與應用並重-各評量方法之重點、應注意事項具備,並舉實例說明;
◎各種主、客觀題目之命題方法-講求重點,提供足夠例證作為示範;
◎各種不同層次的認知學習,從知識到創造。均有不同實際例證示範;
◎第八至十一章之命題方法,均提供「命題檢核表」檢視題目的恰當性與公平性;
◎第十五章非認知行為傾向與技能之評量,附列「檢核表」審查該方法的恰當性;
◎每章開頭列示「教學目標」,章末附列「本章摘要」,並附列「自我評量」。
本書特色
◎兼容並蓄-從評量的相關議題到成績評量與報告,內容充實,特重實例;
◎概念與應用並重-各評量方法之重點、應注意事項具備,並舉實例說明;
◎各種主、客觀題目之命題方法-講求重點,提供足夠例證作為示範;
◎各種不同層次的認知學習,從知識到創造。均有不同實際例證示範;
◎第八至十一章之命題方法,均提供「命題檢核表」檢視題目的恰當性與公平性;
◎第十五章非認知行為傾向與技能之評量,附列「檢核表」審查該方法的恰當性;
◎每章開頭列示「教學目標」,章末附列「本章摘要」,並附列「自我評量」。
- 序
-
第一章 學習評量的相關議題
-
第一節 考試與評量的演進
-
第二節 測驗與評量的爭議
-
第三節 學習評量的範疇與目的
-
第四節 評量的相關概念
-
第五節 學習評量的類型
-
第六節 評量的一般原則
-
第七節 評量的教師責任與倫理議題
-
第八節 評量最新的發展趨勢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二章 教學目標與評量
-
第一節 教學與評量程序
-
第二節 教學規劃
-
第三節 評量目標規劃
-
第四節 目標陳述與建構
-
第五節 編製教案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三章 效度
-
第一節 效度、信度與實用性
-
第二節 效度的性質
-
第三節 累積效度證據
-
第四節 內容關聯證據的效度
-
第五節 建構關聯證據的效度
-
第六節 效標關聯證據的效度
-
第七節 後果關聯證據的效度
-
第八節 影響效度的因素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四章 信度
-
第一節 信度的性質
-
第二節 常模參照評量的信度分析
-
第三節 標準參照評量的信度分析
-
第四節 測量標準誤
-
第五節 影響信度的因素
-
第六節 實用性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五章 期初評量
-
第一節 蒐集學生相關資訊
-
第二節 資訊來源
-
第三節 如何描述學生
-
第四節 效度與信度議題
-
第五節 對期初評量的建議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六章 形成性評量
-
第一節 評量的類型
-
第二節 形成性評量的功能與價值
-
第三節 如何運用正式形成性評量
-
第四節 如何運用非正式形成性評量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七章 總結性評量
-
第一節 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
-
第二節 好的教學與有效的教學
-
第三節 計畫總結性評量
-
第四節 幫助學生面對評量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八章 客觀測驗Ⅰ――補充、是非、配合題
-
第一節 補充型測驗題
-
第二節 是非題
-
第三節 配合題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九章 客觀測驗Ⅱ――選擇題
-
第一節 選擇題的特徵
-
第二節 選擇題的功能與應用
-
第三節 選擇題的優點與限制
-
第四節 編製選擇題的建議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十章 解釋題
-
第一節 解釋題的性質
-
第二節 解釋題的功能與應用
-
第三節 解釋題的優點與限制
-
第四節 如何編寫解釋練習題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十一章 論述題
-
第一節 論述題的形式與應用
-
第二節 論述題的優點與限制
-
第三節 對編製論述題的建議
-
第四節 論述題評分標準
-
第五節 論述題評分注意事項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十二章 教師自編成就測驗
-
第一節 編寫教師自編測驗
-
第二節 預試與項目分析
-
第三節 編輯正式測驗
-
第四節 建立題庫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十三章 實作評量
-
第一節 實作評量的內涵
-
第二節 實作評量的優點與限制
-
第三節 實作評量的學習目標
-
第四節 建構實作評量
-
第五節 編製實作評量應注意事項
-
第六節 評分量規
-
第七節 評定量表
-
第八節 檢核表
-
第九節 學生參與評量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十四章 檔案評量
-
第一節 教師教學檔案
-
第二節 學生檔案的性質
-
第三節 檔案的目的
-
第四節 檔案評量的優點與限制
-
第五節 檔案的項目指南
-
第六節 檔案與學生角色
-
第七節 檔案評量計畫與檢核
-
第八節 評鑑標準與應用
-
第九節 電子檔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十五章 非認知傾向與技能之評量
-
第一節 非認知傾向與技能之重要性
-
第二節 非認知傾向與技能及其學習目標
-
第三節 觀察法
-
第四節 軼事記錄
-
第五節 態度量表
-
第六節 自陳量表
-
第七節 同儕評量
-
第八節 興趣與人格之測量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第十六章 成績評量與報告
-
第一節 成績評量的難處
-
第二節 教師對成績等第的判斷
-
第三節 教師的成績哲學
-
第四節 成績與等第的功能
-
第五節 成績的比較類型
-
第六節 成績等第的形式
-
第七節 成績與等第的分配
-
第八節 現行成績通知書(單)
-
本章摘要
-
自我評量
-
- 參考文獻
- 重要名詞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