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一日千里,傳統上以線性模式來分析社會現象與教育現象的方式,受到不少質疑。近年來,社會科學界為了解決資料結構具有巢套與階層特性,常以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and Nonlinear Models, HLM)或稱為多層次模型來分析,重點在於它更能掌握社會現象與教育現象的真實性,推論能更為準確,因而在企業管理、社會學與心理學運用的分析很多。
本書共分五篇,包括:背景導論篇、學理基礎篇、實證設計篇、實證發現篇,以及結論應用篇,並由十二個章節所組成,各章均有體系描述說明。本書分析的實例是以台灣國二學生參與TIMSS 2007資料庫中的122所學校、2,549名學生的學習成就資料為分析依據;這份資料具有階層性,同時樣本取樣具有巢套特性,因此適合進行多層次模型的分析。本書的應用分析有益於國內對於學習成就與教育研究的長足進步,並拋開傳統資料處理分析方式,來掌握教育現況的真貌。
本書共分五篇,包括:背景導論篇、學理基礎篇、實證設計篇、實證發現篇,以及結論應用篇,並由十二個章節所組成,各章均有體系描述說明。本書分析的實例是以台灣國二學生參與TIMSS 2007資料庫中的122所學校、2,549名學生的學習成就資料為分析依據;這份資料具有階層性,同時樣本取樣具有巢套特性,因此適合進行多層次模型的分析。本書的應用分析有益於國內對於學習成就與教育研究的長足進步,並拋開傳統資料處理分析方式,來掌握教育現況的真貌。
-
第一篇 緒論一一背景導論篇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
-
第二篇 文獻探討一一學理基礎篇
-
第二章 學習成就與TIMSS 之相關概念
-
第一節 學習成就的意涵
-
第二節 台灣在TIMSS 的學習成就表現
-
-
第三章 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理論
-
第一節 社會階層理論與文化資本理論
-
第二節 城鄉教育差異理論
-
第三節 學校管理理論
-
第四節 學習成就的理論與模式
-
-
第四章 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相關研究
-
第一節 個體層次因素的相關研究
-
第二節 總體層次因素的相關研究
-
第三節 聚合的脈絡變項與學習成就
-
-
第五章 學習成就因素的多層次研究
-
第一節 近年來國內外的跨層次研究
-
第二節 多層次模型研究給本研究的敢發
-
-
-
第三篇 研究設計與實施一一實證設計篇
-
第六章 多層次模型分析的研究設計與實施
-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依據
-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
-
第四篇 研究結果與討論一一實證發現篇
-
第七章 資料先期分析與討論
-
第一節 多層次模型資料的檢定與討論
-
第二節 零模型的檢定與討論
-
-
第八章 直接效果的檢定與討論
-
第一節 個體層次變項的結果與討論
-
第二節 脈絡模型的結果與討論
-
第三節 總體層次組織變項的結果與討論
-
-
第九章 跨層級變項的交互作用與討論
-
第一節 跨層級變項的交互作用效果
-
第二節 跨層級變項的交互作用討論
-
-
第十章 間接效果的積定與討論
-
第一節 中介變項的效果檢定與討論
-
第二節 間接效果的分析與討論
-
-
第十一章 多層次模型比較與假設驗證結果
-
第一節 學習成就因素之多層次模型比較
-
第二節 研究假設的檢定結果
-
-
-
第五篇 結論與建議一一結論應用篇
-
第十二章 主要發現、結論與建議
-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
第二節 結論
-
第三節 未來建議
-
-
-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