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數位化的時代,如何成為一位具有「知識競爭力的人」?過去在高度分工的社會中,人們需要從專業知識裡獲得一技之長。隨著社會的轉變,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跨領域的知識。「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並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推動高教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基礎。
長期深耕通識教育的「通識在線雜誌社」,有鑑於課程內涵對翻轉教育的影響性,特別精心挑選二十一門曾在100~101學年度,獲得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補助的績優課程。從課程理念到教學實務,有系統地規劃設計每門通識課程,希冀能鼓勵更多教師投入。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希臘羅馬神話、詩與當代生活、人類與環境、政治與民主、性別與法律、媒體與社會、生物科技與倫理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分別由來自全國十八所大專院校的教師,累積多年實務經驗撰寫而成。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長期深耕通識教育的「通識在線雜誌社」,有鑑於課程內涵對翻轉教育的影響性,特別精心挑選二十一門曾在100~101學年度,獲得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補助的績優課程。從課程理念到教學實務,有系統地規劃設計每門通識課程,希冀能鼓勵更多教師投入。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希臘羅馬神話、詩與當代生活、人類與環境、政治與民主、性別與法律、媒體與社會、生物科技與倫理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分別由來自全國十八所大專院校的教師,累積多年實務經驗撰寫而成。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通識在線雜誌社
《通識在線》為華人地區第一本通識教育的雜誌,以「深度報導」、「理念探討」、「意見交流」為宗旨,提供華人社會通識教育一個溝通的平台,內容廣博國內、外通識教育領域,見證大中華圈通識教育的歷史與改革。
作者群:
簡士捷/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簡端良/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巍仁/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林青蓉/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系主任
陳東賢/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陳靜珮/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徐惠莉/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何昕家/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洪慶宜/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
葉綠舒/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魏澤民/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蕭宏恩/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林幼雀/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嘉薇/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
林聰益/南臺科技大學古機械研究中心主任
柯舜智/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
郭俊麟/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助理教授
李雪甄/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林美蘭/中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何杏棻/中臺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副教授
張淑微/大葉大學教學資源中心主任
- 序:跨越鴻溝:在兩種文化之間搭橋/蔡傳暉
- 序:以通識課程重塑學生的知識品味/黃俊儒
-
【第一部】人文學科
-
‧「希臘羅馬神話」課程設計︱簡士捷
-
‧ 通識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哲學思考︱簡端良
-
‧ 詩人遊藝場—「詩與當代生活」的課程理念與執行經驗︱陳巍仁
-
-
【第二部】自然科學
-
‧ 知識、價值與行動—環境教育通識課程之實踐︱林青蓉
-
‧ 通識課程中涵養數學文化︱陳東賢
-
‧ 藻尋與探索—通識教學的跨領域三重奏︱陳靜珮
-
‧「圖形與數學」通識課程發展之經驗分享︱徐惠莉
-
‧ 通識教育中環境教育深化與實踐︱何昕家
-
‧ 環保行動導向課程—河川踏查與守護行動︱洪慶宜
-
‧「自然經典選讀—《大崩壞》」通識課程的執行經驗︱葉綠舒
-
-
【第三部】社會科學
-
‧ 帶得走能力的「台灣政治與民主」通識課程︱魏澤民
-
‧ 問題/行動導向的「性別與醫學倫理」通識課程︱蕭宏恩
-
‧ 性別與法律課程理念及實踐歷程經驗分享︱林幼雀
-
‧ 教「如何學」、學「如何教」︱劉嘉薇
-
‧ 企圖推動專業通識教育的一門課:工程.倫理與社會︱林聰益
-
‧《數位時代媒體新素養》通識課程教學經驗分享︱柯舜智
-
‧「媒體素養與網路社會」課群合作設計及規劃︱郭俊麟
-
‧ 統計協奏曲:跨領域通識教育課程設計︱李雪甄
-
‧ 用性別開啟的凝視與對話—我和學生們的「電影與當代思潮」︱林美蘭
-
-
【第四部】生命科學
-
‧ 透過教學設計產生深刻學習經驗—生命科學概論︱何杏棻
-
‧ 教之初—從社會案例反思「生物科技」對「生命倫理」所造成的衝擊︱張淑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2558/4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