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內涵中具有跨領域的成分,是未來課程發展之趨勢。但如何上一堂通識課?繼上一本收錄二十一門通識課程,作為教師的教材選擇。「通識在線雜誌社」再次精心挑選二十門通識課程,同樣提供第一線的實務經驗,協助不同背景及學科的教師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漢字文化與藝術、歷史與思想、物理學與創意思考、自然災害與永續發展、網路民主與公共論壇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漢字文化與藝術、歷史與思想、物理學與創意思考、自然災害與永續發展、網路民主與公共論壇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通識在線》提供華人社會通識教育一個溝通的平臺,內容廣博國內、外通識教育領域,
見證大中華圈通識教育的歷史與改革,專家學者執筆撰稿,值得您訂閱的教育書籍
- 【序】社會創新:跨領域的對話與實踐
- 【序】以大學通識作為教育翻轉的火車頭
-
【第一部】人文學科
-
人與山水的對話—「自然文學」通識課程教學設計
-
妙趣巧施興味生—「漢字文化與藝術」課程規劃設計與實踐
-
「台灣古蹟巡禮」課程發想與實踐
-
「文物與文學」課程的設計理念與經驗分享
-
「歷史與思想」課程運作模式
-
-
【第二部】自然科學
-
優遊於自然與人文之間—「物理學與創意思考」課程的設計與實踐
-
談「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 融入通識課程之設計理念
-
「自然與環境概論」課程之設計與檢討
-
「環境倫理學」課程之設計與檢討
-
當自然災害成了通識課程—自然災害與永續發展課程設計
-
-
【第三部】社會科學
-
樂讀經典—「音樂劇場」課程發想與實踐
-
文化展演的「容」與「器」—「展演空間」課程教學理念與執行
-
帶著音樂走向人群—「世界音樂與多元文化」通識課程規劃
-
翻滾吧!民主—「網路民主與公共論壇」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
-
通識課程教學溝通策略:以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媒體與資訊社會」為例
-
「工程.倫理與社會」課程的發想與實踐
-
當代全球議題與國際法
-
當代公民美學素養育成:「藝術鑑賞與視覺文化」通識課程之理念與實踐
-
從專業到通識:「身體覺醒與開發」課程規劃與教學實作
-
-
【第四部】生命科學
-
醫學與影像美學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4089/6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