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修訂版)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51521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研究荀子之思想理論,及其理論實踐為具體之政治制度,闡釋荀子學說之精神與宗旨。本書論述內容重點有二:第一,外緣考據,考據荀子其人與其書,及其時代背景。討論重點分為兩章:其一,考證荀子之生平歷程及《荀子》文本;其次,重塑荀子所處時代之現實環境,從歷史背景推論荀子學說之時代意義與特殊性。第二,文本詮釋,闡釋荀子思想之理論體系與實踐目的。論述程序有三:首先,從人心論詮釋荀學「偽善性惡」之思想理論,論證荀學「心偽論」之理論系統,尋求荀學「尊君隆禮」之價值根源。再者,從歷史觀闡釋荀學「禮義法度」之文明價值,「禮義法度」出於聖人仁義之心,合於人性需求,是維繫人群社會和諧發展之必要條件,是人類文明創造之指標。第三,從政治學觀點彰顯荀學「富國強兵」之理想與實踐,荀學以「尊君隆禮」為手段,以「富國強兵」為目的,「強兵」為圖生存,適應時代環境挑戰;「富國」為求發展,符合人性現實需求,「富國強兵」是荀學思想理論化為實踐之過程與結果。簡言之:「心偽論」是荀學之價值根源,「禮義法度」是荀學理論化為實踐之間架與工具,「富國強兵」是荀學之理想與實踐。
  • 第壹章 緒論
    • 第一節 荀學之歷史評價與視域觀點
    • 第二節 寫作動機與目的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第貳章 荀子其人與其書
    • 第一節 荀子姓名
    • 第二節 荀子生卒年與遊歷
    • 第三節 《荀子》文本與辨偽
  • 第參章 戰國政治形態與儒家思想
    • 第一節 政治形態與國際局勢
      • 一、先秦政治之意涵
      • 二、戰國時期政治型態
      • 三、戰國七雄疆域與國力
    • 第二節 戰爭兼并與合從連橫
      • 一、蘇秦合從政策
      • 二、張儀連橫政策
    • 第三節 百家爭鳴與儒家政治思想
      • 一、百家爭鳴與諸子政治思想
      • 二、荀子之理想典範
      • 三、孔子之政治思想
  • 第肆章 偽善性惡之心偽論
    • 第一節 荀學性惡之意涵
    • 第二節 性偽之分與化性起偽
    • 第三節 聖人之心虛壹而靜
    • 第四節 荀學心偽論理論架構
  • 第伍章 文明演化之歷史觀
    • 第一節 禮之緣起─禮儀
      • 一、禮儀類別
      • 二、禮儀之目的與原則
    • 第二節 禮之本質─禮義
      • 一、禮與義之關係
      • 二、義與性之關係
      • 三、義與仁之關係
      • 四、仁義禮之統
      • 五、心偽論與仁義禮之統
    • 第三節 禮之實踐─禮制
      • 一、禮制與人性特質
      • 二、禮制與人倫秩序
    • 第四節 禮之文明價值與時代意義
      • 一、法先王─仁義之統
      • 二、法後王─禮義之統
      • 三、理想與實踐合一─聖王
  • 第陸章 富國強兵之政治學
    • 第一節 禮制與政治
    • 第二節 強兵之目的與方法
      • 一、強兵之意涵
      • 二、強兵之目的
      • 三、強兵之方法
      • 四、強兵與王霸之別
    • 第三節 富國之目的與方法
      • 一、富國之意涵
      • 二、富國之目的
      • 三、富國之方法
  • 第柒章 結論
  • 參考資料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