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宋代雜劇有三千多種,但如今卻僅存劇目,內容全數亡佚。民國以來,戲曲成為專業學科,文人學者開始投入文獻的整理工作,曲學的地位也逐漸受到重視。本書以人物為核心,深入探討王國維、任中敏、鄭振鐸、盧前、隋樹森、傅惜華這六位學者,對於曲學文獻整理的貢獻,並附上相關著作目錄。不僅展現學者們的學術成果,更能一窺民國時期戲曲研究文獻整理的發展歷程。
一九五三年生,臺灣臺北縣(今改名為新北市)人。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講授戲曲概論、古典詩詞選讀、臺灣現代文學欣賞等課程。專研古典戲曲,著有《元雜劇神話情節研究》、《湯顯祖的戲曲藝術》。編有《湯顯祖研究文獻目錄》、《湯顯祖研究文獻目錄續編》、《日本研究臺灣文學文獻目錄》等。另有學術論文多篇。
- 圖版
- 自序
-
第一章 導言
-
第一節 曲學文獻與學術研究
-
第二節 曲學文獻整理的幾個面向
-
第三節 民國以前曲學文獻整理概況
-
-
第二章 民國時期曲學文獻整理總論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學術環境
-
第二節 散曲文獻整理概況
-
第三節 戲曲文獻整理概況
-
-
第三章 論王國維的《曲錄》及其時代意義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曲錄》之前的戲曲目錄
-
第三節 編輯《曲錄》之動機、體例及版本
-
第四節 《曲錄》二卷本與六卷本內容之比較
-
第五節 《曲錄》的一些缺失
-
第六節 《曲錄》出版的時代意義
-
第七節 小結
-
-
第四章 任中敏整理散曲文獻的成就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不平凡的學思歷程
-
第三節 編輯《散曲叢刊》
-
第四節 編輯《新曲苑》
-
第五節 整理散曲書目和作家
-
第六節 小結
-
-
第五章 鄭振鐸整理戲曲文獻的貢獻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苦心蒐集戲曲文獻
-
第三節 為戲曲文獻撰寫題跋
-
第四節 編輯戲曲叢書以保存文獻
-
第五節 小結
-
-
第六章 盧前整理曲學文獻的成就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整理曲學文獻之過程
-
第三節 校訂刊刻元明人散曲集
-
第四節 編輯《元人雜劇全集》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七章 隋樹森元散曲研究述評
-
第一節 前 言
-
第二節 校訂元散曲選集
-
第三節 編纂《全元散曲》
-
第四節 建構元散曲理論
-
第五節 小結
-
-
第八章 傅惜華撰寫戲曲書目提要的貢獻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所編書目概述
-
第三節 綴玉軒、碧蕖館藏曲志
-
第四節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戲曲類)提要
-
第五節 小結
-
- 第九章 總結
- 參考文獻
-
附錄
-
附錄一 王國維曲學相關著作目錄
-
附錄二 任中敏著作目錄
-
附錄三 鄭振鐸曲學相關著作目錄
-
附錄四 盧前著作目錄
-
附錄五 隋樹森著作目錄
-
附錄六 傅惜華著作目錄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