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一個世紀之前,戲曲在中國就是最時尚的「消費品」,
京城也已有了一個娛樂圈——有人唱戲,有人聽戲,有人沉醉,有人痴迷。
有明星,有粉絲,有娛樂風景,也有或明或暗的潛規則……
從技藝出眾的名伶──前後「三鼎甲」、四大名旦,到豪門士大夫與男旦在「打茶圍」的交際;作者從人物、從場域、從時代,寫下自清初到晚清,京師戲曲自身的發展規律。經歷了昆弋進宮,京腔走紅,秦腔爭勝,徽班進京,花雅易位成型的過程,京劇如何臻至中國國粹戲劇的鼎盛完熟。
京城也已有了一個娛樂圈——有人唱戲,有人聽戲,有人沉醉,有人痴迷。
有明星,有粉絲,有娛樂風景,也有或明或暗的潛規則……
從技藝出眾的名伶──前後「三鼎甲」、四大名旦,到豪門士大夫與男旦在「打茶圍」的交際;作者從人物、從場域、從時代,寫下自清初到晚清,京師戲曲自身的發展規律。經歷了昆弋進宮,京腔走紅,秦腔爭勝,徽班進京,花雅易位成型的過程,京劇如何臻至中國國粹戲劇的鼎盛完熟。
- 前言
-
第一章 清代京師的戲曲與宮廷
-
第一節 清代戲曲的醞釀期
-
第二節 清代戲曲的高潮期和變革期
-
第三節 清代戲曲的全盛期
-
-
第二章 徽班進京程長庚前後「三鼎甲」
-
第一節 徽班領袖京師舞臺
-
第二節 「三鼎甲」的領袖程長庚
-
第三節 一批開拓型的名伶
-
-
第三章 京師南城的戲園子
-
第一節 晚清大柵欄的戲園子
-
第二節 清代戲園子的結構和管理
-
第三節 清代的戲園子近況
-
-
第四章 清代的科班、戲班子和精忠廟
-
第一節 科班的教學和管理
-
第二節 戲班子與戲園子
-
第三節 精忠廟、精忠廟首
-
-
第五章 清代的封箱戲、義務戲和堂會戲
-
第一節 精采好看的年末封箱戲
-
第二節 名伶薈萃的年末義務戲
-
第三節 異彩紛呈的堂會戲
-
-
第六章 戲迷、票戲和下海
-
第一節 京、津、滬三地的戲迷
-
第二節 滿坑滿谷的票房和票友
-
第三節 名票房「賞心樂事」和「春陽友會」
-
第四節 票友下海和旗人名票
-
-
第七章 譚鑫培一生榮辱
-
第一節 譚鑫培的天時、地利、人和
-
第二節 首席內廷供奉的殊榮
-
第三節 民間伶界大王的榮耀
-
第四節 譚鑫培受辱殞命
-
-
第八章 楊小樓空前絕後
-
第一節 楊小樓的天賦和學養
-
第二節 渾成一體的唱念做打
-
第三節 「人緣最好」的名伶
-
-
第九章 陳德霖余玉琴王瑤卿
-
第一節 陳德霖改革唱腔
-
第二節 余玉琴蹺功絕世
-
第三節 王瑤卿聰明智慧
-
-
第十章 幸運的梅蘭芳
-
第一節 走紅的歌郎
-
第二節 梅蘭芳與馮耿光
-
第三節 年紀輕輕的伶界大王
-
第四節 人緣好的名伶
-
第五節 恰到好處的一生
-
-
第十一章 「胡琴聖手」孫佐臣、梅雨田、徐蘭沅
-
第一節 孫佐臣天資過人
-
第二節 梅雨田大雅不群
-
第三節 徐蘭沅多才多藝
-
-
第十二章 京派和海派
-
第一節 京劇南行落戶上海
-
第二節 海派京劇自成一家
-
第三節 海派、京派的對峙
-
第四節 京派名伶南下的收穫
-
-
第十三章 早年名伶們的修養和派頭
-
第一節 經濟地位的飆升
-
第二節 社會地位的驟變
-
第三節 名伶的修養和派頭
-
- 後記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