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海上京奇:海派京劇藝術論(1900-1949)

出版日期
2021/08/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90786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到上海唱紅了才算真紅!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以上海為中心發展出足以與北京分庭抗禮的海派京劇是京劇史上最為傳奇的一頁。本書核心關注海派京劇與表演內涵主要影響源頭京派京劇的差異性及本土化發展藝術特徵。透過對班園合一商業生產體制的梳理,確立戲園經營者在演劇商品生產過程中佔有主導地位,論證營運體制與演劇內容之間的絕對關聯性。更進一步還原伶人的聲音,以三百多張老唱片和十數位老藝術家現身說法,對於機關佈景、連臺本戲、聯彈音樂等藝術主體相關議題,進行充份的論證與分析,彌補現行學術研究中,對海派京劇藝術內涵認識之不足。同時,作者亦結合自身的科班演劇經驗與圈內人觀點,重新解析文獻,對學界既有之史觀,提出質疑與辨證。
  • 推薦序/邱坤良教授
  • 推薦序/王安祈教授
  • 推薦序/孫海蛟先生
  • 自序
  • 緒論 由外而內——照見活色生香的海派京劇
    • 第一節 跨越史論與史實間的裂隙
    • 第二節 前人視野中的海派京劇
    • 第三節 探索海派京劇藝術核心
    • 小結
  • 第一章 京海凝視——重看京劇史的北京中心觀點
    • 第一節 南方京戲的形成脈絡
    • 第二節 京派、海派與南派之別
    • 第三節 京海之爭
    • 小結
  • 第二章 獲利至上——以劇場經營者為觀察中心
    • 第一節 以戲園經營者為中心的班園合一制
    • 第二節 影響經營者決策的關鍵力量——案目
    • 第三節 引領/跟上風潮——經營者主導權的展現
    • 小結
  • 第三章 戲從景出——以機關布景做為創作核心思維
    • 第一節 連臺本戲的文本創作
    • 第二節 機關布景的審美追求
    • 第三節 行頭扮相的審美轉變
    • 小結
  • 第四章 在地重生——在地化發展的表演特徵
    • 第一節 跨越行當的規範與彊界
    • 第二節 有法度無定譜——海派做表的特色
    • 第三節 唱念在地化發展——語音白字化及聯彈音樂初探
    • 小結
  • 結論 海派京劇之破與立
    • 建立以製作為中心的體制,打造整體劇場
    • 高度專業化、全面通俗化
    • 建立一套超越行當的扮演創作新法則
    • 突破穿關改良與創新行頭扮相
    • 建立獨樹一幟的海派音樂:聯彈唱腔、改良新調
    • 遺響——海派京劇的後續發展
    • 餘暉——今日世界麒麟廳
    • 未竟之業——未來值得探索的議題
  • 引用資料
    • 專書
    • 學位論文
    • 期刊及單篇文章
    • 訪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