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不同的空間影響詩人的成長,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詩人的空間選擇,本書就在審視現代詩人詩作中所追求的空間與視角,會有什麼特殊的景觀呈現,空間與情意之間又如何相互激發。由空間的討論,進而觀察詩人寫作視角、切入點的選擇,新詩論述天地將有更新的空間。詩意空間研究,其實可以深入個人靈魂的隱蔽處、隱匿處、隱密處,從詩中不自覺詳述的空間去索隱觀秘,窺幽探玄,深入於現象學、心理學的領域而優游自如。從具體的實物、實境,進入想像的天地、虛擬的幻境、心靈的廣遠與深邃處,因而成為迷人的顯學。
本名蕭水順(1947-),臺灣彰化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學教職三十二年,大學專任教職十四年,現任明道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臺灣詩學》季刊社社長。一生戮力於詩、散文的創作,現代詩的推廣與理論的建構。一九七九年與臺灣大學教授張漢良編著臺灣第一套現代詩「賞析」書《現代詩導讀》(五冊,故鄉版);一九八九年出版臺灣第一本新詩「詩話」《青少年詩話》(爾雅版);二○○四年出版臺灣第一部「新詩美學論述」《臺灣新詩美學》(爾雅版);二○○七年出版臺灣第一部「區域詩學論述」《土地哲學與彰化詩學》(晨星版)。創作與編著書籍已超過一四○冊,仍繼續在文學創作與評論上繼續挺進。重要詩集有《松下聽濤》、《月白風清》、《雲水依依》、《蕭蕭.世紀詩選》等。二○一七年春天出版七十紀念詩集《天風落款的地方》(新世紀美學版);文集《亂中有序:詩人與詩人的第一類接觸》(新世紀美學版);論集《空間新詩學》、《物質新詩學》、《心靈新詩學》(萬卷樓版)等三部。
- 〔新詩學三重奏〕總序
- 第一章 緒論:新詩人所追求的空間與視角
-
第二章 生命撞擊下的空間詩學︰論《商禽詩全集》的空間對比與隱蔽
-
第一節 前言:超現實或者超級現實的對比與隱蔽
-
第二節 《夢或者黎明》的空間對比與隱蔽
-
第三節 《用腳思想》的空間對比與隱蔽
-
第四節 《把現在放進過去的過去裡面》的時空交涉與互攝
-
第五節 結語:超現實主義或者商禽主義
-
-
第三章 歷史文化裡的空間詩學︰論《瘂弦詩集》聚焦的鏡頭應用與散置的舞臺效應
-
第一節 前言:弦鍾一生之愛於一本詩集
-
第二節 聚焦於物的鏡頭應用
-
第三節 鋪展其境的舞臺設計
-
第四節 凸顯人物的戲劇企圖
-
第五節 十字架說的文化效應
-
第六節 結語:弦的空間開啟與文化承載
-
-
第四章 現實思維後的空間詩學︰論《張默小詩帖》的虛實對應與融攝
-
第一節 前言:在熱與動之中透視張默的靜
-
第二節 在靜之中透視張默的空間感
-
第三節 在空間感中透視張默的現實思維
-
第四節 在現實思維中透視張默的虛實對應
-
第五節 在虛實對應中透視張默的融攝之功
-
第六節 結語:在融與攝之後透視張默的詩
-
-
第五章 地方視境前的空間詩學:林亨泰詩作與東螺溪的文化繫連與形象思維
-
第一節 前言:林亨泰與北斗的臍帶
-
第二節 濁水溪與彰化人的土地記憶
-
第三節 東螺溪的馴化與東螺街的轉化
-
第四節 東螺溪的地文書寫
-
第五節 北斗街的人文書寫
-
第六節 斗苑路的現代書寫
-
第七節 結語:新詩地理學的期待
-
-
第六章 飛騰跑跳間的空間詩學︰論王鼎鈞《有詩》的意象流動
-
第一節 詩是文學的遺傳基因
-
第二節 重複是空間流動的記憶留存
-
第三節 隱喻與換喻的意象流動
-
第四節 意識是空間流動的靈魂
-
第五節 流動是詩的終極指歸
-
-
第七章 飄浪行旅時的空間詩學︰以金庸《連城訣》探討文學中的角落設計
-
第一節 前言:時間藝術裡的空間設計
-
第二節 小處著手的空間設計
-
第三節 金庸小說起筆處的角落設計
-
第四節 希望之所繫:窗臺上盆花的象徵寓意
-
第五節 功夫之所習:牢房與破廟的象徵寓意
-
第六節 情意之所寄:洞穴的象徵原型與寓意
-
第七節 結語:角落設計後的時間藝術
-
-
第八章 都市心靈的工程師:隱地詩中的空間觸感與人間情味
-
第一節 前言:罕見的都市型詩人
-
第二節 木盒圓瓶方鏡是都市拘囿的當然縮影
-
第三節 口舌體腔四肢是都市慾望的必然載體
-
第四節 喜怒哀樂愛惡是都市活力的自然型錄
-
第五節 孤獨寂寞懷憂是都市本質的黯然伏流
-
第六節 結語:罕見的智慧型都市型詩人
-
-
第九章 鄉鎮郊野處的空間詩學:林煥彰詩作的快意穿梭
-
第一節 前言:市井閭巷的背包客
-
第二節 007公事包規格
-
第三節 臺灣包巾標誌
-
第四節 個性帆布包形象
-
第五節 結語:庶民詩學的遊戲龍
-
- 第十章 結論:空間文化學的深度觀察
- 附錄 蕭蕭評論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