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的都市氣候議題與治理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24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補足國內都市氣候治理研究之缺口,本書從經濟學、空間規劃、社會學與環境科學等角度出發,著重在都市氣候變遷之治理、減緩、調適與空間規劃等面向。以都市作為氣候治理單位,不僅因為都市是最消耗能源的區域,都市面臨的災害風險與脆弱度提高,還因為都市已成為氣候變遷關鍵的行動單位。

全書有十二章,著重在以下三個部分:一是氣候變遷對於都市建城環境的衝擊,以暴露度與脆弱度分析都市面臨的環境風險;二是從社會經濟作用之領域分析都市氣候政策是透過哪些治理關係而被具體落實,並探討氣候變遷對於都市空間規劃的衝擊;三是分析都市可以透過哪些減緩與調適策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改變土地使用情形。

透過對臺灣都市空間規劃體制及氣候政策研擬之檢討,作者群對於臺灣都市氣候治理提出多項具體建議。

(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思樺
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與區域規劃博士,曾任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目前為中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與開發管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包括:地理資訊系統與空間分析、區域與環境規劃、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等議題。

任家弘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教,2008年起任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暨安全衛生中心與地理學系助理研究員,2017年起任職該校教學發展中心。研究領域為地形學、環境監測與地景保育。教學以電腦地圖學、計量地理學與地理技術為主要教授課程。

李叢禎
美國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並兼校友中心主任,為臺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理事。曾任國立臺北大學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執行祕書、學術副校長秘書。研究興趣為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氣候政策、一般均衡分析。

周素卿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暨理學院副院長,甫卸任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主任。研究領域包括:都市政策與治理、都市更新與再發展、都市氣候治理、參與式流域治理。

林俊全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地理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理事長。過去25年來,主要研究以地形作用、地形災害、第四紀地殼運動、海岸變遷為主軸;延伸的應用領域則以地景保育、地質公園、國土監測等工作為主。

邱浩瑋
天主教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碩士,現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生。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助理、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學及研究助理。主要專長為環境規劃、都市化與環境變遷研究、都市生態能量分析、環境空間分析、景觀規劃設計。

許耿銘
現任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專任副教授、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兼任副教授、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都市與地方治理、危機管理、永續發展、氣候治理、民意調查、電子化政府。

彭信坤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區域科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合聘教授。曾任中研院經濟所所長、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理事長、「臺灣經濟學會」理事長、國科會學門召集人、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常務委員。曾獲「國科會傑出獎」與「教育部學術獎」。研究領域為區域經濟學、國際貿易。

曾俊益
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碩士,現為科技部研究計畫約聘助理。曾任玉山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專業人員、天主教輔仁大學經濟學系約聘助教與中央研究院研究計畫約聘助理。主要專長為金融風險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r, FRM),是Certified FRM Holder。

黃書禮
現任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特聘教授,並兼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臺北大學學術副校長。研究領域包括:生態土地使用規劃、都市能值評估、都市系統模擬,以及與全球環境變遷相關之都市與土地研究。

葉佳宗
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博士,現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助理研究員、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助理教授。主要專長為都市生態學、景觀與空間分析、策略空間規劃。

盧鏡臣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系學士、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都市及區域科學博士。曾任職國家災害科技中心體系組,2011年起任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系、防災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災害韌性、災後重建、氣候治理、風險溝通、防災演習。

蕭新煌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暨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總統府資政。研究領域包括: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亞洲中產階級、公民社會組織與民主化、臺灣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最新相關著作有《台灣地方環境的教訓:五都四縣的大代誌》(主編)(2015,巨流)、〈探析都市氣候風險的社會指標:回顧與芻議〉(合著)(2015,都市與計劃)。

蕭儀婷
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與區域規劃碩士班,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專任助理、中央研究院研究計畫約聘助理與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專任助理,曾參與科技部與中研院多項研究,目前在丹麥社團法人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擔任國際志工。

  • 序言
  • 圖表目錄
  • 作者簡介
  • 總論 正視臺灣的都市氣候變遷:剖析與回應╱蕭新煌、周素卿、黃書禮
  • 第一部分:現狀分析
    • 第一章  臺灣的都市氣候變遷政策與行動:北、高兩都會區之分析╱盧鏡臣、周素卿
    • 第二章  氣候變遷下的海岸都市環境 ╱ 任家弘
    • 第三章  都市產業發展與CO2 排放趨勢:北、高兩都會區之比較╱ 彭信坤、李叢禎、曾俊益
    • 第四章  都市形態與家戶能源使用:對家戶運輸能源與住宅電力能源消耗之分析 ╱ 葉佳宗
    • 第五章  水患潛勢區與社會脆弱族群之分布:北、高兩都會區之比較╱ 許耿銘、蕭新煌
    • 第六章  氣候變遷對臺灣都市空間規劃的衝擊與挑戰╱ 王思樺、黃書禮、蕭儀婷
  • 第二部分:政策芻議
    • 第七章 由產業經濟觀點論國家與都市氣候政策╱ 彭信坤、李叢禎、曾俊益
    • 第八章 氣候變遷下臺灣海岸都市的衝擊與調適方式 ╱ 林俊全
    • 第九章 臺北都會區都市形態與住宅電力消費的分析與政策建議╱ 葉佳宗
    • 第十章 因應氣候變遷之都市空間規劃政策建議╱ 黃書禮、王思樺、邱浩瑋
    • 第十一章 地方政府氣候變遷計畫的治理特性:臺北、新北與屏東的案例 ╱ 周素卿、盧鏡臣
    • 第十二章 都市氣候風險之人文社會指標及其治理對策:北、高兩都會區之比較 ╱ 許耿銘、蕭新煌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