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氣候變遷議題已經迫使全球各地的法律學者不得不積極尋找有效的制度因應。然而,在傳統內國行政法和國際法二元架構底下,內國行政法無法有效處理跨界大尺度的氣候變遷問題,國際法也因為嚴重的政治對立而遲遲未能發展出有效、完整的管制規範,以至於氣候變遷的法律討論經常難以聚焦。本書以全球行政法途徑分析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京都議定書兩個國際條約,及其衍生發展的決定和規範,嘗試整理耙梳現行氣候變遷規範的形貌與規範定位,提供國內氣候變遷法律討論的量能基礎,期待促成台灣積極因應氣候變遷。
現任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美國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氣候變遷法、環境法、憲法。
- 自序
- 圖表目錄
-
第一章 緒論
-
壹、研究動機
-
貳、文獻回顧
-
參、研究範圍
-
肆、研究方法與核心問題
-
伍、本書架構
-
陸、研究預期目標
-
-
第二章 氣候變遷規範化與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
壹、氣候變遷的首次規範化
-
貳、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形成
-
參、公約規範內容與責任架構
-
肆、未完成的規範化
-
-
第三章 京都議定書的承繼與偏離
-
壹、從公約到議定書的規範化脈絡
-
貳、公約架構的延續、強化與轉變
-
參、公約機構的延續與擴增
-
肆、規範化機制的結構轉型
-
伍、從國際法到全球行政法
-
-
第四章 全球行政法的出現
-
壹、從全球治理到全球行政法
-
貳、全球行政法的形成
-
參、超越內國行政法與國際法的全球行政法
-
肆、氣候變遷規範的全球行政法化
-
伍、氣候變遷的三種全球行政法模式發展
-
-
第五章 協調與合作模式:調適與支持系統
-
壹、調適規範的進展
-
貳、能力建立的需求與架構
-
參、技術移轉的規範進展
-
肆、從協調與合作到機制合法性控制
-
-
第六章 合法性控制模式:減緩、遵行與財務機制
-
壹、減緩規範的停滯與轉型
-
貳、遵行機制強化合法性控制
-
參、財務機制的合法性控制
-
肆、以合法性控制為內容的全球行政法
-
-
第七章 市場導向模式:彈性機制與碳市場
-
壹、共同執行機制的規範內容
-
貳、清潔發展機制
-
參、強調中立公平的市場規則
-
肆、巴黎協議後的新市場
-
伍、市場導向的全球行政法
-
-
第八章 氣候變遷全球行政法化的形成
-
壹、全球互賴促成全球行政法
-
貳、政治妥協下的制度選擇
-
參、規範形成機制的策略管理
-
肆、利益平衡下的軟法法治化
-
伍、全球互賴與國際政治結構下的氣候變遷全球行政法化
-
-
第九章 氣候變遷治理困境與全球行政法責信要求
-
壹、治理正當性挑戰與全球行政法的回應
-
貳、全球行政法下氣候變遷規範的責信檢驗
-
參、體制外多元的全球行政法與責信
-
肆、小結
-
- 第十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78986350247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