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都市計劃:牛津非常短講017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2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4626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系列總引言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引言 黃偉茹,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
***
根據調查,直到2030年,人類將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是地球上最為壯觀的人為設施。
久遠以來,人類精心安排自身的聚居空間,在其中打造群體的認同感,也試圖解決群體之間的衝突。不僅如此,城市本身就是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每一項基礎建設、每一次土地使用的選擇,都在重新書寫人與自然的關係。
隨著城市生活越來越複雜,都市計劃更成為一門專業。
本書由小空間尺度到大空間尺度,包括街道和建築物、郊區、市中心區乃至於大都市與都會生活圈;在談到空間的性質時,也從歐基里德幾何式的空間,進展到1990 年代興起的空間關係性(relational)觀點;也帶出規劃實務者對於區域中的都市與都市之間、都市與鄉村關係的想像與佈局,以及這些布局對地方發展的深遠影響。
作者指出都市計劃面臨的新挑戰:
● 我們如何透過交通問題,解決城市中心和邊緣城鎮的連結?
● 城市中心如何面對衰敗,迎接都市更新的挑戰?
● 規劃者和政治家,如何安排城市裡的自然元素?又如何解決極端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

到底什麼是環境(environment)?為什麼人們不乾脆用「自然」(nature)就好?環境,顧名思義,就是周遭(surroundings)的意思;若是如此,人們是在什麼時候意識到的此「周遭」的重要性?環境是透過什麼樣的科學實作(如觀察、測量、監測)而成為一個人們可以與之互動的「東西」?

「環境」一詞脫穎而出成為當代世界的關鍵詞,關鍵或許在於人想要了解自己的渴望。根本上,這是個發現土地、認識土地的故事,而這個過程需要地圖,同時也產製了更多地圖。期待「二十一世紀的環境課」可以是這樣的地圖。你不是按圖索驥地去發現環境,因為環境就不是躺在某處、等著你去發現的「物」。而是如同宙斯的pharos,這六冊書讓你想認識的環境有了更清楚的形體。當你歸來時,你將感到環境離你更近了一些,成為了你的「周遭」。——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台灣在推動都市更新過程中的一個議題就是,「一坪換一坪」的口號深植房屋所有者的心,使得市區建築重建更新難上加難。要杜絕這樣的負面結果,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居住這個問題。房屋究竟該被視為一個商品,還是居民基本生存權的確保?又或者,讓大家由單一房舍的私空間照顧,擴大到整個鄰里及都市公共空間品質的探討。而達成此理想的第一步,就需要對都市計劃及其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進行思考與理解,這也是本書最重要的貢獻。——黃偉茹,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
  • 封面
  • 目次
  • 系列總引言 來吧,來認識「周遭」:二十一世紀的環境課 ◎洪廣冀
  • 引言 為什麼討論「都市計劃」對台灣很重要? ◎黃偉茹
  • 誌謝
  • 前言
  • 第一章 街道和建築物
    • 歐洲人規劃的新美國城市
    • 棋盤式的成長空間
    • 輸出現代性
    • 按計畫建造的首都
  • 第二章 郊區是萬靈丹
    • 去中心化是真理
    • 鐵軌、道路、不動產
    • 審判市郊
    • 舊事重來
  • 第三章 拯救市中心
    • 窳陋空間與都市更新
    • 珍.雅各革命
    • 全球城市的市中心
  • 第四章 彼此競爭的社區
    • 為中產階級所做的規劃
    • 不平等動力學
    • 不同的聲音
  • 第五章 大都市與都會生活圈
    • 區域規劃的架構
    • 都市發展控制與成長管理
    • 大都市圈和超區域型發展規劃
  • 第六章 城市裡的自然
    • 公園和開放空間
    • 為都市代謝作用添柴加火:能源和水
    • 永續與循環的城市
  • 第七章 非自然災害與韌性城市
    • 內部衝突
    • 避免「自然」災害
    • 氣候變遷和城市的未來
    • 災後的韌性
  • 後記:想像未來的城市
  • 名詞對照表
  • 參考資料
  • 延伸閱讀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