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胡垣音學理論研究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42726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胡垣《古今中外音韻通例》作於光緒十二年(1886A.D),為其音學理論之總成。此書除利用等韻學理對古音、方音和外語作了詳細的分析,並記錄了十九世紀晚期江淮一帶的方言訊息,是一部在等韻學理應用及方言記錄上都相當出色的著作。之前學者的研究多著墨於此書十五韻圖的音系分析,大抵可以確認是以江淮官話洪巢片為基礎方音所編成的韻圖,至於胡氏古音學及今音學研究成果則鮮少論述。本論文奠基於此,進而從其等韻學理出發,探究古音學、方音學和翻譯學如何由此延伸出來。  本論文共分七章,根據胡垣的音學理論架構,分為四大主題,深入探析:一是「音呼聲韻論」,胡垣針對漢語語音中的聲母、介音、韻母、聲調加以分析,並依審音結果繪製十五總圖,作為其音學理論之基礎。二是「古音學」,胡氏為通轉叶音說的修正者,甚而認為語音無古今之別,只有方音差異,欲藉由韻圖和方言證據,解釋古籍之押韻、諧聲現象。三是「方音學」,胡氏以方音為據,除記錄語音、詞彙外,更用以說明各種音韻現象,另涉及方音與文化的討論,是其書極具價值之處。四是「翻譯學」,胡氏因應時代需求,介紹多國字母、詞彙,嘗試利用等韻圖分析外語讀音。  在開創性上,胡垣對語音之分析已臻細密,方音記錄亦有一定之能力,然受限記錄工具不足,對歷時音變與共時變異尚無概念,以及受傳統理學、術數影響,致使他未能脫離清代等韻學家的研究模式,無法獲得更顯著的成果。整體而言,胡垣音學理論最大特色,在「以等韻圖通古今中外之音韻」,為傳統等韻學理走向現代語音研究之過渡產物。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等韻學史中的《古今中外音韻通例》
    •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回顧
    • 第三節 胡垣之生平交遊與學術背景
      • 一、生平交遊
      • 二、學術背景
    • 第四節 《古今中外音韻通例》之版本考索與內容概述
      • 一、版本考索
      • 二、內容概述
    • 第五節 《古今中外音韻通例》之體例架構與引用書目
      • 一、體例架構
      • 二、引用書目
      • 三、反切設立之法
    • 第六節 小結
  • 第二章 胡垣之音呼聲韻論
    • 第一節 胡垣之聲母論
      • 一、胡垣對各家聲母之評述
      • 二、二十二母分五音輕重
      • 三、總圖聲母之觀察
      • 四、聲母之擬音
    • 第二節 胡垣的介音論
      • 一、四呼分正副高低狹闊圓扁
      • 二、介音與聲母、韻母的關係
      • 三、變等為呼
    • 第三節 胡垣之韻母論
      • 一、胡垣對各家韻母之評述
      • 二、十五韻分五舌張籠口
      • 三、總圖韻母之觀察
      • 四、韻母之構擬
    • 第四節 胡垣的聲調論
      • 一、五聲分平仄陰陽上去入
      • 二、宮商與音呼聲韻
      • 三、調值的擬測
    • 第五節 小結
  • 第三章 十五總圖與十九世紀晚期的江淮官話
    • 第一節 《古今中外音韻通例》之方言點
    • 第二節 十五總圖之基礎音系
    • 第三節 十五總圖之音系檢討
      • 一、聲母
      • 二、韻母
    • 第四節 十五總圖與揚州、南京音之比較
      • 一、聲母
      • 二、韻母
      • 三、聲調
    • 第五節 小結
  • 第四章 胡垣之古音學及等韻學
    • 第一節 胡垣對前人古音研究之評述
      • 一、鄭庠
      • 二、顧炎武
      • 三、毛奇齡
      • 四、戴震
      • 五、段玉裁
      • 六、孔廣森
      • 七、王念孫
      • 八、嚴可均
    • 第二節 古音通轉和方音的關係
    • 第三節 音呼聲韻與轉韻之法
    • 第四節 胡垣古音學之特點
    • 第五節 胡垣之等韻學理
      • 一、反切名義與原理
      • 二、等韻門法之設及反切方法的改良
      • 三、反切難定之音及罕用字音的判斷
    • 第六節 小結
  • 第五章 胡垣之方言學
    • 第一節 方音與正音
    • 第二節 影響方言的因素
      • 一、以地而偏者
      • 二、以年而偏者
    • 第三節 十五總圖在方音上的應用
      • 一、對應各地方音系統
      • 二、考求方音本字
    • 第四節 胡垣方言學的特點
      • 一、描寫方言學與比較方言學的綜合
      • 二、因考古而審方音
    • 第五節 小結
  • 第六章 胡垣之翻譯學
    • 第一節 翻譯字音之法
    • 第二節 等韻學與翻譯學的結合
      • 一、翻譯有同形異音者,有同音異形者
      • 二、西洋有效中國音者,有暗合中國音者
      • 三、聲母不出五音範疇,韻母各有所偏
    • 第三節 胡垣翻譯學之檢討
  • 第七章 結論
    • 第一節 胡垣音學理論的價值
      • 一、語音分析已趨縝密
      • 二、等韻學理多方應用
      • 三、江淮官話語料匯集
    • 第二節 胡垣韻學的侷限性
      • 一、傳統韻學觀念的僵化
      • 二、記錄工具及審音能力的不足
      • 三、介紹多於論證
      • 四、附會義理之說
      • 五、不贊同歷時語言學的觀念
    • 第三節 延伸議題
      • 一、方言調查
      • 二、音韻學史研究
      • 三、官話方言研究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