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193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粵語在香港作為一種有機體,有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而且不斷地在變化。語言並不如想像之中那樣古板或死板。1990 年代,徘徊在柏克萊東亞圖書館的張洪年教授,無意中看到書架上有一本關於粵語的老書,一時好奇心動,順手抽下;站在昏黃的吊燈底下略略翻閱,接著就坐在圖書館地上,看了整個下午。這一回無心插柳,開拓了他後來二三十年的研究新路向。《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選輯了張洪年教授歷年所寫的一系列語言學文章,具體描述早期粵語的各種語言現象,解釋香港粵語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發生的種種變化。香港早期的粵語來自廣州,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逐步與廣州話分道揚鑣,漸漸自成一種語言。如今香港人口絕大部分以粵語為母語,社會上的活動都以粵語為主要溝通語言。香港的粵語雜用大量外來語,有的已經成了本地詞彙一部分,在語音和語法層面也發生了許多新變化。然而,這些變化到底如何發生,幾時發生?變化的牽涉面有多廣,軌跡是否可循?我們能否在其他語言中,找尋到類似的發展?這種種問題,都是對語言發展歷史有興趣的人必須面對、尋求答案的重要切入點。作者希望能從眾多的語料之中,擬構出粵語在這新舊交替之際的發展軌跡,供後來者參考和討論。
  • 前言
  • 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粵語:一個新語音系統的形成
  • 粵語上溯二百年:馬禮遜1815年的語音記錄
  • 承傳與創新:趙元任1947年的《粵語入門》
  • 早期粵語中的變調現象
  • 粵語量詞用法的研究
  • 早期粵語「個」的研究
  • 「咁」又如何?:再探早期粵語中的指示代詞
  • 「至/正」與「莫個」:早期粵語語料中殘留的語法現象
  • 緣自何來:早期粵語中「嚟」的來去踪跡
  • Cantonese Made Easy:早期粵語中的語氣助詞
  • 早期粵語裏的借詞現象
  • 雜揉與創新:從廣告寫作看香港語言的多元性
  • 附錄一 遊戲中的遊戲:粵語怎麼說「石頭、剪子、布」
  • 附錄二 探索廣東話的誤區
  • 附錄三 英文摘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