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長日將落的綺霞:蔡邕辭賦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21445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集經學家、史學家、書法家、音樂家多重身分於一身的蔡邕,乃不世出的才子,在中國文學史上可謂博學多才之第一人。
蔡邕辭賦在文學史上的價值,乃以有別於漢大賦長篇巨製的型態,以清麗精雅的風格,開啟建安以降的辭賦新風貌,無論是「體物瀏亮」抑或「緣情綺靡」書寫,其辭賦均有佳作,而建安時期文壇所出現的「擬蔡」之風,亦能證明蔡邕辭賦實為漢大賦至六朝小賦轉折之樞紐……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第三節 研究預期與限制
  • 第二章 蔡邕生平
    • 第一節 鄉里與家世
      • 一、鄉里
      • 二、家世
      • 三、母、妻族及子嗣
    • 第二節 生平經歷
      • 一、閒居翫古期
      • 二、首次仕宦期
      • 三、流亡吳會期
      • 四、再度仕宦期
    • 第三節 師承、交遊、薦舉與弟子
      • 一、師承
      • 二、交遊
      • 三、薦舉
      • 四、弟子
  • 第三章 史地書寫
    • 第一節 〈述行賦〉
      • 一、紀行賦源流
      • 二、〈述行賦〉前的紀行賦
      • 三、〈述行賦〉內容分析
      • 四、〈述行賦〉藝術技巧分析
      • 五、〈述行賦〉的開創
    • 第二節 〈漢津賦〉
      • 一、地理賦探源
      • 二、〈漢津賦〉內容分析
      • 三、〈漢津賦〉藝術技巧分析
  • 第四章 情志書寫
    • 第一節 〈協和婚賦〉
      • 一、內容分析
      • 二、藝術技巧分析
    • 第二節 〈青衣賦〉與〈靜情賦〉
      • 一、〈青衣賦〉內容及藝術技巧分析
      • 二、〈靜情賦〉的承啟及其賦史地位
    • 第三節 〈釋誨〉
      • 一、〈釋誨〉之體例探析
      • 二、〈釋誨〉思想內容分析
      • 三、〈釋誨〉藝術技巧分析
    • 第四節 〈九惟文〉與〈弔屈原文〉
      • 一、〈九惟文〉內容分析
      • 二、〈弔屈原文〉外緣及內容分析
  • 第五章 藝術書寫
    • 第一節 〈瞽師賦〉與〈彈琴賦〉
      • 一、〈瞽師賦〉外緣與內容分析
      • 二、〈彈琴賦〉外緣與內容分析
      • 三、〈瞽師賦〉、〈彈琴賦〉體現的音樂思想
    • 第二節 〈筆賦〉與〈篆勢〉
      • 一、〈筆賦〉內容分析
      • 二、〈篆勢〉內容及書論思想分析
    • 第三節 〈彈棊賦〉
      • 一、彈棊考源
      • 二、〈彈棊賦〉內容分析
  • 第六章 詠物書寫
    • 第一節 兩漢詠物小賦概述
      • 一、詠物小賦探源
      • 二、西漢詠物小賦
      • 三、東漢詠物小賦
    • 第二節 〈蟬賦〉與〈團扇賦〉
      • 一、〈蟬賦〉外緣及內容分析
      • 二、〈團扇賦〉外緣與內容分析
    • 第三節 〈霖雨賦〉與〈傷故栗賦〉
      • 一、〈霖雨賦〉內容分析
      • 二、〈傷故栗賦〉外緣與內容分析
    • 第四節 〈短人賦〉
      • 一、兩漢詼諧調笑俗賦概述
      • 二、〈短人賦〉內容分析
  • 第七章 蔡邕的辭賦觀
    • 第一節 兩漢辭賦觀概述
      • 一、進呈忠言的諷諫功能
      • 二、潤色鴻業的頌美功能
      • 三、娛樂審美的價值
      • 四、漢代賦家政治地位及其自我評價
    • 第二節 漢靈帝與鴻都門學
      • 一、漢靈帝設立鴻都門學之始末
      • 二、蔡邕等人反對鴻都門學的理由
    • 第三節 蔡邕辭賦創作所體現的辭賦觀
      • 一、游於藝的直抒性靈
      • 二、超越諷諫頌美
      • 三、體小思精,不尚淫夸
  • 第八章 結論
    • 一、曠世逸才──蔡邕
    • 二、蔡邕辭賦的承繼、開創與特色
    • 三、蔡邕辭賦觀與辭賦成就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