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魯迅的科學思維:張夢陽論魯迅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297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魯迅「科學思維」最重要的意義在於,
惟有透過對自我精神的深刻反思,
一個人才可能從蒙昧的本能的人,上升為自覺的清醒的人,
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亦是如此。
這是在當代重讀魯迅最重要的時代意義。
一百多年前魯迅所力倡的反思與「立人」價值,在當代有絕對重要的意義!
一代知識分子,對當代「人」的價值,提出的最深刻反思與呼籲!

「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剛剛起始的時候,我們有必要重提魯迅在一百多年前,即二十世紀初葉發出的疑問:究竟現代中國最需要的什麼?是經濟總量嗎?是現代科學技術和軍事裝備嗎?是現代的民主與法制嗎?這些都是需要的,但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魯迅曾經提出的「立人」,使「本能的人」上升為「自覺的人」。而人的自覺,最根本的是改變精神,改變人的思維方式,變傳統、落後、僵化的思維方式為現代的科學思維方式,使中華民族的多數人能夠理性地對待現實,對待生活,對待所面臨的世界上的一切問題和挑戰。」

魯迅研究界普遍用「反抗」來概括魯迅精神,卻忽略了「反抗」僅是現象,「反思」才是最重要的本質。魯迅的反抗,是在對中國人的精神進行了深刻反思,是一種理性的反抗,一種堅決反對壓制和扭曲人性、反對扼殺人的獨立精神與自由思想、一種反對專制與黑暗的反抗。這種反抗,不是為了「爭奪一把舊椅子」,使自己坐上奴隸主的位子,而是為了打破歷史的輪迴,使人類進入健康、合理的科學發展階段,過上幸福的生活。

本書的立論,由「魯迅的當代價值」出發,以哲學、思維學等最新人文科學知識,闡釋魯迅思想的精髓──科學思維;是作者四十年研究魯迅的結晶,言前人所未言,寫前人所未寫,洋洋灑灑、謹嚴周密、新意迭出;更可貴的,是展示了一代知識份子,對於當代中國、當代人類生存的環境與精神,所做出的深刻反思與呼籲。

1945年3月13日生於甘肅天水,祖籍山東臨清。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學術成果有:主持 五卷一分冊一千萬字的《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部一百八十七萬字的《中國魯迅學通史》,獲第 六屆國家圖書獎,並收入中國最高出版物《中國文庫》。文學版長篇小說體魯迅傳《苦魂》三部曲第一部《會稽恥》,由中國出版集團華文出版社於2012年1月 出版,並將陸續推出第二部《野草夢》、第三部《懷霜夜》。曾赴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和香港等地講學、出席學術會議。沉潛學海,終生不渝。

  • 引言
  • 上編 魯迅的科學思維
    • 「立人」實質是立科學思維
    • 魯迅終生堅持對中國人思維的批判
    • 「懸想」―對科學思維的全面闡釋
    • 魯迅思維的藝術
    • 魯迅的思維特徵
    • 魯迅在文學史研究中的科學思維
    • 魯迅對中國人及中國歷史的九大感悟
    • 難以避免的歷史侷限
    • 超越魯迅,實現中華民族的理性自覺。
  • 中編 中國魯迅學走向科學思維的曲折歷程
    • 魯迅―二十世紀中國思維變革的偉大推動者
    • 二十世紀中國魯迅學的八個思維期
    • 中國魯迅學開放思維期的主要方面及其侷限
  • 下編 試以科學思維研究魯迅
    • 魯迅與瞿秋白的雜文比較
    • 阿Q與世界文學中的精神典型問題
    • 魯迅雜文與英國隨筆的比較研究 ― 兼論魯迅雜文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
    • 阿Q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典型問題
    • 魯迅的當代價值
    • 跨文化對話中形成的「東亞魯迅」
    • 「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魯迅本原思想探究
    • 論魯迅散文語言的藝術發展 ―《自言自語》、《野草》和《且介亭雜文》的藝術比較
    • 魯迅文藝理論批評的現實啟悟
    • 琴姑的死與魯迅的情感生活
    • 作為魯迅研究家的陳湧
    • 唐弢魯迅研究論著的學術個性
    • 文化的內蘊與對「人」的呼喚 ― 寫於林非先生著《魯迅和中國文化》再版的時候
  • 後記
  • 附錄
    • 論「大躍進」思維―中國大躍進五十年祭
    • 再論「大躍進思維」
    • 論「文革」思維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