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傳記研究論集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334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由傳統傳記文學觀點入手,逐漸進展至類別傳記以及生命敘事。各篇論文探討傳記的各種不同面向,時間上跨越了古代到近代。
全書依照研究取向分為三大部分:
一由傳統傳記文學觀點入手,分別由古代與現代角度,探討傳記寫作的要求,以及不同時代學者對於傳記的看法。
二各種人物類型傳記均有其不同敘述重點,其後也各自發展出特殊的敘述模式。藉由全方位搜集與分析特定類型傳記,了解其表現方式與意義,並發掘其既定框架與寫作侷限。
三以某人或某書為研究主體,應用文化分析與文學研究方式,了解其自傳或傳記書籍之主題呈現,自我認同,邊界跨越等意向,凸顯其作品之價值所在。
  • 導言
  • 輯一 傳記理論與傳記文學
    • 中國古代傳記文學理論述評
      • 一 前言
      • 二 文類
      • 三 功能
      • 四 文字
      • 五 結語
    • 郁達夫的傳記文學理論與實踐
      • 一 前言
      • 二 郁達夫的傳記文學理論
      • 三 郁達夫的自傳
      • 四 郁達夫的其他傳記作品
      • 五 結語
  • 輯二 類型傳記與傳記分類
    • 《史記》的忠義觀及其對後世忠義傳的影響
      • 一 史記所表現的忠義思想
      • 二 史記對後世忠義傳的影響
      • 三 史記與後世忠義傳的差異
    • 由忠義傳到烈士傳:殉國傳記的書寫傳統
      • 一 前言
      • 二 正史中的忠義傳
      • 三 忠義傳記在臺灣的發展
      • 四 忠義傳記的書寫特性
      • 五 結語——對忠義的反思
      • 參考書目
    • 臺灣孔子傳記的出版與寫作評析
      • 一 前言
      • 二 孔子傳記的出版概況
      • 三 孔子生平的依據
      • 四 孔子傳記的寫作形式
      • 五 結語
    • 臺灣當代宗教人物傳記
      • 一 前言
      • 二 宗教人物傳記的歸屬
      • 三 宗教人物傳記的分布狀況
      • 四 當代宗教人物傳記的寫作主題
      • 五 當代宗教人物傳記的共同特色
      • 六 結語
      • 參考書目
    • 身障者傳記的價值
      • 一 前言
      • 二 英雄傳記的次類型
      • 三 發聲需求
      • 四 療癒功能
      • 五 結語
      • 參考書目
    • 臺灣身障者傳記的發展
      • 一 前言
      • 二 傳記數量與障礙類別的發展
      • 三 傳記主題的演變
      • 四 依附身障者傳記的其他傳記類型
      • 五 結語
      • 附錄 身障傳記書目(統計至二〇一三年六月)
    • 傳記類圖書的編目方式與查找問題
      • 一 前言
      • 二 宗教人物傳記
      • 三 哲學家傳記
      • 四 醫療界人物傳記
      • 五 中國國民黨黨人傳記
      • 六 其他明訂為「傳記」的類目
      • 七 以職業或人物為名的分類
      • 八 其他
      • 九 結語
  • 輯三 自傳與傳記解讀
    • 早期美國華裔女童自傳的主體與認同——林太乙《林家次女》與黃玉雪《華女阿五》
      • 一 前言
      • 二 成長歷程的自傳
      • 三 父親的身影
      • 四 文化主體與認同
      • 五 結語
      • 參考書目
    • 聶華苓的生命表述:從自傳書寫到影像紀錄
      • 一 自傳書寫與自我認同
      • 二 離散
      • 三 影像記錄
      • 參考書目
    • 鄧麗君傳記的空間解讀
      • 一 前言
      • 二 臺灣
      • 三 美國、法國和泰國
      • 四 日本
      • 五 香港、大陸及其他地方
      • 六 明星的空間
      • 七 結語
      • 參考書目
  • 附錄 評Remembering China from Taiwan: Divided Families and Bittersweet Reunions after the Chinese Civil War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