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苦悶的象徴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9/06/25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577634412
「文學是苦悶的象徵」這句話可說總結了所有文學產生的原因。
廚川白村從文學的創作、鑒賞、文藝的根本問題考察、起源層層評析,闡述文學乃是生命受了壓抑驅使作家創造出文藝作品。但這些作品是作家在何種心境下創造出來的呢?作品底下的角色是否多少投射了作家當時的心境?廚川白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作家之所描寫,必得是自己經驗過的嗎?他自答道,不必,因為他能夠體察。
本書是魯迅在北大、北師大、女師大授課的講義, 1925年出版後一版再版,是文藝青年的入門讀物。在當時正是「五四」之後,文字表現即是民初的白話文。有一說:《苦悶的象徵》譯文所表現的熱情即魯迅在傳播自己的美學思想,也因此這本譯作被視為魯迅美學思想變化的重要線索。
廚川白村從文學的創作、鑒賞、文藝的根本問題考察、起源層層評析,闡述文學乃是生命受了壓抑驅使作家創造出文藝作品。但這些作品是作家在何種心境下創造出來的呢?作品底下的角色是否多少投射了作家當時的心境?廚川白村曾經提出一個問題:作家之所描寫,必得是自己經驗過的嗎?他自答道,不必,因為他能夠體察。
本書是魯迅在北大、北師大、女師大授課的講義, 1925年出版後一版再版,是文藝青年的入門讀物。在當時正是「五四」之後,文字表現即是民初的白話文。有一說:《苦悶的象徵》譯文所表現的熱情即魯迅在傳播自己的美學思想,也因此這本譯作被視為魯迅美學思想變化的重要線索。
- 譯者引言
- 譯《苦悶的象徵》後三日序
-
第一 創作論
-
一 兩種力
-
二 創造生活的欲求
-
三 強制壓抑之力
-
四 精神分析學
-
五 人間苦與文藝
-
六 苦悶的象徵
-
-
第二 鑒賞論
-
一 生命的共感
-
二 自己發現的歡喜
-
三 悲劇的淨化作用
-
四 有限中的無限
-
五 文藝鑒實的四階段
-
六 共鳴底創作
-
〈自己發見的歡喜〉譯者附記
-
〈有限中的無限〉譯者附記
-
〈文藝鑒賞的四階段〉譯者附記
-
-
第三 關於文藝的根本問題的考察
-
一 為豫言者的詩人
-
二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
三 短篇〈項鏈〉
-
四 白日的夢
-
五 文藝與道德
-
六 酒與女人與歌
-
-
第四 文學的起源
-
一 祈禱與勞動
-
二 原人的夢
-
- 後記
- 附錄 項鏈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