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上卷
-
序‧馮勝利
-
主題發言
-
詞義變化與句法變化‧蔣紹愚
-
Has Chinese changed from ‧synthetic language into an analytic language?‧Alain Peyraube
-
說《論語‧述而》的「亂神」‧裘錫圭
-
漢語語音史大事繫年:一個開放性的計劃‧丁邦新
-
-
特邀發言
-
「物」系疑問代詞的演變:動因、歷程、層次‧連金發
-
一個有待於驗證的假設──《尚書》中是否有錯簡? ‧高嶋謙一
-
傳世文獻研究中之字義訓解問題探討── 以宣德紙「陳清款」等為例‧張寶三
-
-
文字與出土文獻
-
釋上博簡《凡物流形》篇的「姊」與「」‧白於藍
-
殷卜辭「三公父二」試釋‧蔡哲茂
-
楚簡與秦簡用字習慣的若干比較研究‧陳偉武
-
《容成氏》賸義掇拾‧馮勝君
-
甲骨文反義詞補說‧黃天樹
-
中山王壺「亡有妬嫉」考‧季旭昇
-
殷墟「婦女卜辭」之新分類及其對卜辭研究的意義‧蔣玉斌
-
甲骨遙綴不可盡信‧李宗焜
-
釋「顧」── 兼說「寡」‧林宏佳
-
《說文解字》成書「考之於逵」辨‧沈寶春
-
再說兩個楚墓竹簡中讀為「一」的用例‧沈培
-
楚簡文字考釋兩篇‧蘇建洲
-
戰國文字研讀三篇‧吳良寶
-
陳介祺先生的古陶文研究‧徐在國
-
說楚簡從「能」諸字的讀法及其對古書的校讀‧顏世鉉
-
甲骨文三賓語句答客難‧喻遂生
-
秦簡用字概論‧張顯成
-
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否定副詞「非」‧張玉金
-
釋甲骨文中反映商代生活的兩個字‧周忠兵
-
-
音韻與方言
-
桓歡(-on)類韻為近代北方方言普遍特徵說‧馮蒸
-
六朝文獻語料與閩南方言通攝歷史層次關係‧李正芬
-
《唐詩選唐音》的標音特色── 唐話對應音觀察之二‧林慶勳
-
漢語音變構詞和漢語聲韻調配合的空當‧孫玉文
-
滲透與嫁接:形成異源層次的兩種模式‧萬波
-
粵劇與粵音‧張群顯
-
-
-
下卷
-
序‧馮勝利
-
文獻與訓詁
-
《爾雅‧釋訓》釋《詩》寄興義詞條研究‧陳雄根
-
論漢晉傳注訓詁與古籍異文之關係‧何志華
-
新羅僧順憬殘存音義考── 以《法華經釋文》為中心‧梁曉虹、陳五雲
-
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用《漢書》顏師古注研究‧潘銘基
-
歷代經學家對《詩經》所見語助詞「不」、「無」的訓釋── 兼談《詩經》與金文所見的「遐不」、「不遐」‧鄧佩玲
-
《周禮正義》( 地官) 點校斠略‧汪少華
-
《型世言》語言成分分析‧汪維輝
-
論日本漢學家皆川淇園之《助字詳解》‧黃正謙
-
論支謙用詞的地區特色‧竺家寧
-
-
構詞與句法
-
上古漢語輕動詞的句法分析優於詞法加綴說例證‧馮勝利
-
臺灣閩南語幾個能性情態詞的互動‧郭維茹
-
先秦漢語「為+ 戮」結構的性質和「為」成為被動標誌的條件‧蔣冀騁
-
粵語狀態述補結構「V 得OC」‧片岡新
-
「給」字與格構式的歷時發展‧羅奇偉
-
試論上古漢語光杆名詞主語句及其指稱特點‧大西克也
-
上古漢語的飲食類動詞‧潘秋平
-
再論論元結構與漢語合成複合詞的構造形式‧沈陽
-
粵語謂詞性語氣詞‧鄧思穎
-
《經典釋文》方位詞的音義結構── 兼論周法高的方位詞說‧黃坤堯
-
甘青一帶的賓格標記及其類型學上的意義‧徐丹
-
「句子類型標示假定」與疑問語氣的句法標示‧徐杰、王娟
-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