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有關粵語的研究和出版,過去大多側重於粵音和學講方言方面,理論研究比較少。本書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將粵語作為一個完整的語言系統,從詞彙、詞法、句法等方面,全面論述粵語語法上的種種表現,兼論粵語音系和各種拼音系統的異同。一方面可作為研究和學習粵語的教材,讓讀者對粵語的語言特點有較為完整的認識;另一方面,以讀者熟悉的具體語言事實來說明比較抽象的理論,做到既能介紹粵語特色,又能普及語言學基本概念,亦適合所有對粵語有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
本書特色:
1)重點介紹有“粵語特色”的語法現象。虛詞肩負起重要的語法功能,虛詞的研究也是語法研究的第一步。通過粵語的虛詞,我們可以更好了解粵語的特色。本書主要介紹詞尾、後置成分、語氣詞等虛詞,還有框式結構和各種較為特殊的句式,也通過粵語和普通話的比較,讓讀者對粵語有較深刻的認識。
2)以句法學理論分析粵語語法。描述粵語現象的文獻已有不少,但欠缺從理論的角度對粵語語法現象作綜合的分析。本書根據當前句法學理論,以較為淺白的文字,綜合粵語語法現象,嘗試勾劃出粵語句子“核心部分”與“邊緣部分”的主要差異,發現文獻從來沒注意到的現象,提出具原創性的分析,希望能引起讀者對語言比較的興趣.
3)通過粵語實例認識語言學。本書希望初學者能通過粵語語料和較為熟悉的用例,學習語言學的研究精神和常用的術語,從科學的方法認識粵語語法,培養客觀的態度欣賞粵語的特點。本書也希望通過具體的介紹,能讓有志研究的讀者,掌握好研究方法,在粵語語法、語言比較等方面,找到可研究的方向。
4)填補學術空白:過去粵語參考語法專書較重視語言現象的全面描寫,沒有把粵語語法的特點聯繫起來,作專門的介紹;目前文獻也欠缺一本通過粵語語料介紹語言學基礎理論的讀物。本書撰寫的目的,就是期盼能填補這個空白,以語言學理論分析粵語的面貌,並本書也希望通過具體的粵語語料,簡介語言學的原理和當前語法學關心的課題,讓讀者可掌握語言學基礎理論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本書特色:
1)重點介紹有“粵語特色”的語法現象。虛詞肩負起重要的語法功能,虛詞的研究也是語法研究的第一步。通過粵語的虛詞,我們可以更好了解粵語的特色。本書主要介紹詞尾、後置成分、語氣詞等虛詞,還有框式結構和各種較為特殊的句式,也通過粵語和普通話的比較,讓讀者對粵語有較深刻的認識。
2)以句法學理論分析粵語語法。描述粵語現象的文獻已有不少,但欠缺從理論的角度對粵語語法現象作綜合的分析。本書根據當前句法學理論,以較為淺白的文字,綜合粵語語法現象,嘗試勾劃出粵語句子“核心部分”與“邊緣部分”的主要差異,發現文獻從來沒注意到的現象,提出具原創性的分析,希望能引起讀者對語言比較的興趣.
3)通過粵語實例認識語言學。本書希望初學者能通過粵語語料和較為熟悉的用例,學習語言學的研究精神和常用的術語,從科學的方法認識粵語語法,培養客觀的態度欣賞粵語的特點。本書也希望通過具體的介紹,能讓有志研究的讀者,掌握好研究方法,在粵語語法、語言比較等方面,找到可研究的方向。
4)填補學術空白:過去粵語參考語法專書較重視語言現象的全面描寫,沒有把粵語語法的特點聯繫起來,作專門的介紹;目前文獻也欠缺一本通過粵語語料介紹語言學基礎理論的讀物。本書撰寫的目的,就是期盼能填補這個空白,以語言學理論分析粵語的面貌,並本書也希望通過具體的粵語語料,簡介語言學的原理和當前語法學關心的課題,讓讀者可掌握語言學基礎理論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 序 張洪年
-
導論篇
-
一、語言學與粵語
-
1.1 語言學與語法學
-
1.2 語言與方言
-
1.3 粵語
-
-
二、研究入門
-
2.1 方言語法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的課題
-
-
-
詞法篇
-
三、粵語的詞語
-
3.1 詞的定義
-
3.2 粵語詞的數量
-
3.3 方言詞、社區詞、通用詞
-
-
四、詞類
-
4.1 劃分方式
-
4.2 粵語的詞類
-
4.3 名詞與其他體詞
-
4.4 動詞與形容詞
-
4.5 區別詞
-
4.6 語氣詞與助詞
-
4.7 後綴
-
4.8 小結
-
-
五、實詞與虛詞
-
5.1 實詞─體詞
-
5.2 實詞─謂詞
-
5.3 虛詞
-
5.4 其他詞類
-
-
六、詞的構造
-
6.1 語素
-
6.2 單純詞
-
6.3 合成詞
-
6.4 複合詞的不對稱現象
-
-
七、動詞後綴
-
7.1 定義與特點
-
7.2 動詞後綴的分類
-
7.3 粵語詞綴的特色
-
-
-
句法篇
-
八、基本的句法結構
-
8.1 短語與語法關係
-
8.2 主謂結構、小句、句子
-
8.3 句型
-
8.4 複句
-
-
九、句式的特點
-
9.1 句式
-
9.2 名詞謂語句
-
9.3 連謂句
-
9.4 被動句
-
9.5 處置句
-
9.6 雙賓句
-
9.7 比較句
-
-
十、助詞
-
10.1 粵語助詞的分類
-
10.2 事件
-
10.3 時間
-
10.4 焦點
-
10.5 情態
-
10.6 疑問
-
10.7 祈使
-
10.8 感情
-
10.9 助詞連用
-
10.10 非根句的小句
-
-
十一、框式結構
-
11.1 粵語前後置成分的共現
-
11.2 框式結構的特點
-
11.3 助詞組成的框式結構
-
11.4 動詞後綴組成的框式結構
-
11.5 粵語與普通話的框式結構
-
-
-
理論篇
-
十二、句子的核心部分
-
12.1 句子核心的結構與詞序
-
12.2 粵語述語的移位
-
12.3 粵語與普通話述語移位的差異
-
12.4 小結:綜合性與分析性
-
-
十三、句子的邊緣層次
-
13.1 邊緣層次
-
13.2 謂詞性助詞
-
13.3 助詞與聲調的關係
-
13.4 助詞與元音的關係
-
13.5 助詞與聯合結構
-
13.6 小結
-
-
-
附錄 粵語的音
-
1. 粵語的音系
-
2. 粵語的音節結構
-
3. 粵拼
-
- 參考文獻
- 粵語用例索引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