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人的小學時代

出版日期
2016/05/3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19187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你還記得6、7歲第一天上小學的忐忑與期待嗎?
第一本臺灣小孩的百年校園紀事,
跟著400多張珍貴老照片,
回憶300年歷史,走訪70多所老學校,
一翻開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穿越時空300年,
  臺灣「開學」了!
  當教科書從《聖經》變成《三字經》;當學校老師只肯教日語,想學漢文只能去補習;當孩子塗鴉也要畫寫「反攻大陸毛賊東」,國父、蔣公和孔子當起校園的門神;當彈珠、跳格子、丟沙包、跳繩,變成芭比娃娃、搖控車、電玩、智慧型手機……
  臺灣小學教育三百多年的光陰,歷經數次政權的更迭。從不同世代下的兒時求學生活,我們看到了大時代下人民群像、文化色彩與社會面貌,這也是許多人一輩子無法磨滅的回憶。本書仿照小學課表,以一週三十六堂課,每堂課都用單元主題方式,讓您以最輕鬆愉快的心情溯源教育之河,並從泛黃的歷史回憶中,閱覽臺灣小學教育的世代風景,探索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

  走訪70多所老國小,
  超過400張兒時回憶……
  當「臺灣小朋友」剛「上小學」的生澀與糗事還歷歷在目時,轉眼我們就跟著書末的驪歌說「珍重再見」啦!會這樣一翻開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除了有趣的單元編排、讓人想一探究竟的「完整身家調查」(從師生造型、校歌、運動會、校外教學、校鐘、課本、獎狀、教具、畢業紀念冊……等),更讓人感心的──是那數百張珍貴的照片,使各世代的小學記憶躍然紙上,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好熟悉、好懷念的兒時畫面。

  ★大朋友、小孩子同教室,老師《三字經》、《唐詩三百首》、四書五經、珠算記帳都要會!
  ★長辮子變大光頭,齊眉瀏海變河童頭,呆拙得有點萌。
  ★臺灣的第一首小學校歌,由士林國小(昔日的八芝蘭公學校)開唱……
  ★畢業典禮上清一色是男孩,老師說青春姑娘要避嫌?
  ★小學生也要上實習課,放牛、養豬、種地瓜……
  ★劍道、相撲、拉單槓,要將臺灣小孩變軍人!?
  ★制服底下的超夯內衣褲,其實是「中美合作麵粉袋」?

  大人小孩都愛看,
  掀開臺灣歷史的另一種面貌!

獲獎紀錄

  ◎榮獲金鼎獎最佳主編獎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好讀 編輯選書
  ◎全新增修、排版設計,全新封面設計

名人推薦

  這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輕鬆筆調,讓讀者對臺灣的百年來的基礎教育有更深入的認識,也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彷彿回到童年的教室,重溫兒時回憶。──陳郁秀,前文建會主委、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法文化協會理事長

  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使文本閱讀更加有趣而動人,標題段落和文筆描繪更是引人入勝,令人讀後迴盪不已──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從其中會重新發現自己,憶起童年往事,想起臺灣、珍惜臺灣。──張炎憲,前國史館館長
  • 推薦序
  • 編輯室報告
  • 星期一 臺灣開學囉!
    • 乖寶寶上學去【第一、二堂 國語課】
      • 紅毛仔教冊──臺灣教育曙光
      • 孔夫子一塊上課──明清的教育
      • 人之初性本善──私塾的一天
    • 小學的誕生【第三、四堂 歷史課】
      • 小學教育的推于──伊澤修二
      • 教育的神話──芝山岩精神
      • 小學的前身──國語傳習所
      • 第一所小學在哪裡──土林國小
    • 制度與法條【第五、六、七堂 社會課】
      • 一國兩制──公學校與小學校
      • 翻開日本書──小學新科目
      • 警察當老師──原住民教育
      • 雙軌並進內臺共學──教育法令
  • 星期二 日治時代小學生
    • 小學精神【第一、二堂 社會課】
      • 透早來升旗──朝會開始
      • 學校的象徵──校旗校徽
      • 記憶中的旋律──小學校歌
    • 生活與學習【第三堂 生活與倫理】
      • 放牛種田──實業教育
      • 誰比較幸福──小學生活作息
    • 新奇運動【第四堂體育課】
      • 追趕跑跳碰──新鮮體育課
      • 新式廟會──運動會
    • 走出教室【第五堂 校外教學】
      • 小朋友大作秀──歡樂學藝會
      • 沒事多種樹──校園植樹
      • 愛國的旅行──校外教學
      • 相招來去日本廟──神社參拜
    • 校園×檔案【第六、七堂 全校大掃除】
      • 喜悅與榮耀──獎狀和證書
      • 玻璃黑板顯微鏡──懷念老教具
      • 小學生戶口名簿──學籍簿
      • 「種痘印」是啥東西──猜猜老校印
  • 星期三 世紀校園
    • 服裝儀容檢查【第一、二堂 週會】
      • 文官禮服牛仔褲──老師世紀形象
      • 從頭看到腳──小學生百年造型
    • 尋寶遊戲【第三、四堂 美勞課】
      • 校圖藏寶圖──藝術精品
      • 說故事的石頭──老石碑
      • 廟宇、921到88風災──校舍變變變
  • 星期四 皇民教育
    • 天皇太子【第一堂 歷史課】
      • 昭和君遊臺灣──裕仁訪臺
      • 歡慶御大禮──天皇登基
    • 校園神話【第二、三堂 公民與道德】
      • 黑箱裡的祕密──教育敕語
      • 保險櫃與小涼亭──奉安箱與奉安室
    • 學日文禁漢語【第四堂 國語課】
      • 最早的小學補習班──偷偷學漢文
      • 阿一烏ㄟ喔──國語講習所
    • 日本皇國【第五、六堂 社會課】
      • 校園三大天王──二宮及楠木
      • 太陽的子民──皇民化運動
    • 烽火校園【第七堂 歷史課】
      • 支援前線──戰爭中求學
      • 學校不見了──跑空襲
  • 星期五 戰後新課本
    • 日本‧中國【第一堂 歷史課】
      • 消失的1945──揮別日本
      • 人事大風吹──移交清冊
    • ㄅㄆㄇㄈ學國語【第二堂 說話課】
      • 日語臺語說不通──北京話最紅
      • 愛國要說國語──禁止說方言
    • 反攻大陸去【第三堂 歷史課】
      • 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反共教育
      • 校園躲貓咪──防空演習
    • 三巨頭與四字訣【第四堂 公民與道德】
      • 校園三門神──國父、蔣公、孔子
      • 熱門四字訣──禮義廉恥
    • 走過苦日子【第五堂 歷史課】
      • 牛奶與麵粉袋──美援時代
      • 惡補歲月──初中聯考
    • 健康動一動【第六、七堂 健康教育】
      • 健康大作戰──挖便便、殺頭蝨
      • 有「深度」的孩子──小學生近視
      • 棒球籃球躲避球──體育課
  • 星期六 童年再見
    • 當我們玩在一起【第一、二堂 同樂會】
      • 歡樂童年──玩具VS.電視
      • 舊天堂樂園──柑仔店+福利社
      • 看書不會想睡覺──漫畫與童書
    • 風雨生信心【第三堂 校園巡禮】
      • 校園災難片──小學站起來
      • 再看我一眼──校圖巡禮
      • 綠色奇蹟──百年老樹
    • 珍重再見【第四堂 畢業典禮】
      • 永恆的記憶──畢業紀念冊
      • 落櫻繽紛、鳳凰花開──畢業典禮
      • 畢業生致謝辭
  • 附錄
    • 臺灣初等教育大事紀
    • 感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