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島嶼拾光.文物藏影:臺灣文學的轉譯故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3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7669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典藏島與文學的故事,
探索臺灣文學藏品無可取代的價值

  國立臺灣文學館創立至今20年,典藏超過13萬件文學文物,涵蓋作家手稿與書籍、各個年代的報刊雜誌與照片,以及作家所使用的各種器物,每一件藏品都富於歷史意義、學術價值與文化記憶,也都有它值得被訴說與認識的故事,更是臺灣文學百餘年來發展的見證。
  本書共精選35件館藏文物,以33篇文學轉譯故事搭配百張圖片,分別從「手稿篇」、「書籍篇」、「報刊篇」、「寫真篇」與「器物篇」切入,將透過生動的敘事,娓娓道出每件藏品背後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 封面
  • 館長序 故事,讓文學發光 林巾力
  • 導讀一 蓄積典藏能量,迸發充沛敘事力 蘇碩斌
  • 導讀二 島嶼文學,藏品無盡 林佩蓉、林巧湄、趙慶華
  • 掌心的溫度/手稿篇
    • 01 在成為「抗日詩人」以前 王品涵
    • 02 臺灣文青的歧路 陳允元
    • 03 田地就這樣一畝一畝地耕下去 陳冠宏
    • 04 跨越語言前的嘆息 傅芃瑞
    • 05 過時的新意 蕭詒徽
    • 06 一張張變化的白紙 馬翊航
    • 07 崁頂村與 洪醒夫剪影 廖崇倫
  • 紙張的方寸/書籍篇
    • 08 一九一七桌來賓點唱 林廷璋
    • 09 櫟社與它並不廢材的文青夥伴 徐淑賢
    • 10 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讀 黃震南
    • 11 覺青王白淵的第一哨 劉怡臻
    • 12 時代的夾層,一粒現代詩的煉金石 呂珮綾
    • 13 臺灣第一批文學女團與她們的產地 李筱涵
    • 14 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 熊一蘋
    • 15 「一點都不能少」的幻覺與真實 許宸碩
  • 鉛字的重量/報刊篇
    • 16 詩的燃點 盛浩偉
    • 17 《臺灣新民報》的日常戰鬥 徐淑賢
    • 18 時間的倖存者 陳允元
    • 19 勇闖臺北帝大的臺灣人女學生 謝宜安
    • 20 他從沒被當成作家,卻充滿文學感 朱宥勳
  • 時間的定格/寫真篇
    • 21 日治時代的Jolin在臺灣開演唱會? 林巧棠
    • 22 全糖王國裡,特別鹹的青年集結地 邱映寰
    • 23 天猶未光,咱用台語搬最後一齣戲 吳映彤
    • 24 詩人的手指只能謄稿紙嗎? 蔡易澄
    • 25 夢醒日月潭 瀟湘神
    • 26 您點播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來了 林鈺凱
  • 物件的記憶/器物篇
    • 27 那一年,他們用文學環島 鄭清鴻
    • 28 生活中創作,限制中堅持 劉承欣
    • 29 遠行的徵兆 楚然
    • 30 一直都在,只是沒有存在感 陳令洋
    • 31 一把剪刀的誕生 許雅婷
    • 32 爸爸的相反 陳令洋
    • 33 他也是第一次登上玉山 馬翊航
  • 後記 文學IN文物,召喚臺文「超靈體」——一段與文學藏品對話/通靈的奇妙旅程 鄭清鴻
  • 轉譯研發團團員簡介
  • 版權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