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為台灣文壇造像的重磅巨作,十週年經典紀念!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歷時十二載,陳芳明的巨作《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起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於21世紀首個十年的群聲並起,是目光深沉的百年回眸,也是給未來世代的殷殷期許。
上一輪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豔,都容納在這本千迴百轉的文學史;下個世紀的豐收盛況,必將醞釀更開闊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本書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新世代致意。台灣擁有如此豐饒的文學遺產,當可預期下個世代將抵達更輝煌的藝術峰頂。
全書共分二十四章。上冊始自第一章,迄於第十六章。陳芳明以新的文學觀點、論述和視野,完整介紹、詳細敘述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之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
十週年紀念新版因應十年來的文壇變革,適度增補、修訂原書中之不足,盼使讀者對台灣文學史有更完整的了解。
最好的漢語文學,產生在台灣。
全世界最好的華文作家,都選擇台灣的讀書市場。
《台灣新文學史》除了以台灣文學為解讀對象,
更是對台灣社會與文化的評述。
近50萬字,超過450張珍貴照片,全世界中文讀者必讀!
自1999年首度發表台灣文學史論以來,歷時十二載,陳芳明的巨作《台灣新文學史》終告成書;起自192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終於21世紀首個十年的群聲並起,是目光深沉的百年回眸,也是給未來世代的殷殷期許。
上一輪的文學盛世,奼紫嫣紅,繁花爭豔,都容納在這本千迴百轉的文學史;下個世紀的豐收盛況,必將醞釀更開闊高遠的史觀,為未來的世代留下見證。本書的完成,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新世代致意。台灣擁有如此豐饒的文學遺產,當可預期下個世代將抵達更輝煌的藝術峰頂。
全書共分二十四章。上冊始自第一章,迄於第十六章。陳芳明以新的文學觀點、論述和視野,完整介紹、詳細敘述日據時代以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之文學發展,包括重要作家、文學作品、文學雜誌、文學社團、文學思潮演變、文學論戰、文壇大事等。
十週年紀念新版因應十年來的文壇變革,適度增補、修訂原書中之不足,盼使讀者對台灣文學史有更完整的了解。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獻給
- 十週年新序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陳芳明
- 序言 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陳芳明
-
第一章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
-
後殖民史觀的成立
-
台灣新文學史的分期
-
重新建構台灣文學史
-
-
第二章 初期台灣新文學觀念的形成
-
殖民體制的建立
-
新興知識分子的角色
-
台灣文化協會:大覺醒時代的到來
-
文學觀念的奠基
-
語文改革的發端
-
-
第三章 啟蒙實驗時期的台灣文學
-
政治運動的蓬勃發展
-
張我軍:批判舊文學的先鋒
-
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
-
-
第四章 台灣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
-
《台灣民報》的文學成就
-
鄉土文學論戰及其影響
-
文學運動中聯合陣線的構成
-
-
第五章 一九三○年代的台灣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
-
文學結盟風氣的興盛
-
台灣文藝聯盟的成立及其意義
-
-
第六章 台灣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
-
楊逵與一九三○年代的左翼作家
-
王詩琅、朱點人與都市文學的發展
-
一九三○年代的新詩傳統
-
-
第七章 皇民化運動下的一九四○年代台灣文學
-
戰雲下的文學社團:《文藝台灣》與《台灣文學》
-
呂赫若:以家族史對抗國族史
-
龍瑛宗:虛無的自然主義者
-
-
第八章 殖民地傷痕及其終結
-
台灣文學奉公會與台灣作家
-
張文環:台灣作家的苦悶象徵
-
西川滿:皇民文學的指導者
-
皇民文學考驗下的新世代作家
-
-
第九章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的重建與頓挫
-
再殖民時期:霸權論述與台灣特殊化
-
日據時期作家與文學活動的展開
-
來台左翼作家與魯迅文學的傳播
-
二二八事件對台灣文學的衝擊
-
-
第十章 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文學認同與論戰
-
吳濁流:孤兒文學與認同議題的開啟
-
戰後第一代作家的誕生
-
認同焦慮:台灣文學定義與定位的論戰
-
-
第十一章 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
-
戒嚴體制下的反共文藝政策
-
戰鬥文藝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學環境
-
反共文學的發展及其轉折
-
-
第十二章 一九五○年代的台灣文學局限與突破
-
鍾理和與《文友通訊》的台籍作家
-
陳紀瀅與反共文學的發展
-
林海音與一九五○年代台灣文壇
-
-
第十三章 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
-
聶華苓與《自由中國》文藝欄
-
夏濟安與《文學雜誌》
-
-
第十四章 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
-
現代主義路線的確立:「藍星」與「創世紀」詩社
-
《現代文學》的崛起
-
從《筆匯》到《文季》:現代主義的動力與反省
-
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主義
-
新批評在現代主義運動中的實踐
-
-
第十五章 一九六○年代台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
-
流亡小說的兩個典型
-
內心世界的探索
-
現代小說的轉型
-
留學生小說蔚為風氣
-
另類現代小說的特質
-
-
第十六章 現代詩藝的追求與成熟
-
詩的高速現代化
-
現代詩的抒情傳統
-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