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研究係以學校整併中一所受併小學為個案,探討學校整併歷程中組織不確定性的內涵及其影響。探討重點包括:學校整併各階段的特徵、學校利害關係人對整併政策的知覺以及整併對利害關係人的衝擊及其回應。本研究採質性取向研究,實徵資料的蒐集包括:受併學校7位教師和4位家長的訪談、學校現場的觀察扎記、整併政策與行動相關之官方文件等。其中,訪談內容係以扎根理論研究之方法進行分析,從抽取概念、聚合範疇,逐步找出主軸,形成學校整併歷程的故事線,提出以實徵資料扎根的學校整併歷程模式。至於觀察扎記與官方文件則與訪談資料之分析交叉補充與印證,以確定研究的結果與發現。依據資料之分析與歸納,獲致研究結論如下:一、學校整併歷程依其脈絡與特徵分為:「隱晦不明」、「各自表述」、「正面對決」及「重返協商」四個階段。二、利害關係人質疑整併決策的正當性,不滿整併執行的倉促粗暴,故認為整併的配套類似補償作為。三、學校整併對教師的職涯規劃、家長的教育選擇權、學生的心理適應,以及學校的組織運作均產生衝擊。四、整併過程中的諸多不確定性,造成學校組織運作的負面影響,並阻礙整併工作的執行。五、針對學校整併,受併學校之利害關係人採取動態的回應方式,歷經「否認整併」、「消極抵制」、「公然抗拒」,到最後的「無奈接受」。六、學校整併衍生利害關係人併校失落感的共同創傷經驗以及不信任政府的負面效應。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受併學校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建議教育行政機關在政策制定上要訂出學校整併的標準與規範、整併標準作業流程、以及相關配套措施。在政策執行上要在整併前召開整併說明會;整併中提供正確資訊及所需資源與支援;整併後則須持續關注師生適應情形與整併政策的預期成效。建議受併學校要將整併工作納入校務經營計畫中,整併相關資訊要公開透明、即時公告周知,且將整併議題融入課程設計,進行全校性輔導活動。建議後續研究可擴大研究對象,尋求學校整併的多元觀點;聚焦整併過程中校長變革領導的探究,採取縱貫性研究以追蹤學校整併之成效。
- 中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第一節 學校整併的相關論述及研究
-
第二節 學校組織變革及相關研究
-
第三節 變革不確定性及相關研究
-
-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第一節 研究概念架構與重點
-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實施
-
第五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
第六節 研究信度、效度與研究倫理
-
-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
-
第一節 學校整併歷程之分期、政策重點與情境特徵
-
第二節 利害關係人對學校整併政策的知覺
-
第三節 學校整併歷程中的不確定性內涵及其影響
-
第四節 學校整併的衝擊與回應
-
-
第五章 綜合討論
-
第一節 學校整併歷程的分期與特徵
-
第二節 學校整併歷程的不確定性內涵與影響
-
第三節 學校整併的知覺、衝擊與因應
-
第四節 研究反思
-
-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第一節 結論
-
第二節 建議
-
- 參考文獻
-
附 錄
-
附錄一 保安國小與圓山國小兩校整併大事紀
-
附錄二 圓山國小家長會反併校行動一覽表
-
附錄三 第一階段訪談大綱(教師版)
-
附錄四 第二階段訪談大綱(家長版)
-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92908/0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