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創造與變現:現代繪畫的柏格森風
西方現代繪畫的柏格森式詮釋,既原始又創新的觀點,探尋世紀初的驚奇與感動。
曾經,柏格森是位大起大落、幾乎被遺忘的哲人,有關他與現代藝術的關聯之說法,自二十世紀初以來,雖然片片斷斷,但卻長長久久地流傳於西方藝術與文化界。
本書延續作者先前《塞尚與柏格森》的研究,首度以柏格森思潮的角度,綜合詮釋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野獸主義、立體主義,以及未來主義之代表性成員,還有相關旁支:野獸主義支派韻律主義、立體主義支派奧菲主義,以及重要藝術家杜象等六個主題。
希望得以較合宜地檢視:現代繪畫發展裡原有的柏格森思潮之文化背景,而其重要概念與觀點如:綿延、韻律、運動、過程、動力性、同時性、生成、現成、直覺、實在……等,在藝術家之間發展與激盪的樣貌。
本書特色:
◆本書以塞尚晚年為先導、以隨後各流派為接續,一個富有變化的柏格森式「時間革命」之各種具體藝術表現,有別於目前常見之形式或畫派分析的研究,增益現代繪畫之內涵。在此意義下,本書具有議題的創新性、論題的延續性,並可為藝術與哲學、藝術與文化背景之密切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新例證。
曾經,柏格森是位大起大落、幾乎被遺忘的哲人,有關他與現代藝術的關聯之說法,自二十世紀初以來,雖然片片斷斷,但卻長長久久地流傳於西方藝術與文化界。
本書延續作者先前《塞尚與柏格森》的研究,首度以柏格森思潮的角度,綜合詮釋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野獸主義、立體主義,以及未來主義之代表性成員,還有相關旁支:野獸主義支派韻律主義、立體主義支派奧菲主義,以及重要藝術家杜象等六個主題。
希望得以較合宜地檢視:現代繪畫發展裡原有的柏格森思潮之文化背景,而其重要概念與觀點如:綿延、韻律、運動、過程、動力性、同時性、生成、現成、直覺、實在……等,在藝術家之間發展與激盪的樣貌。
本書特色:
◆本書以塞尚晚年為先導、以隨後各流派為接續,一個富有變化的柏格森式「時間革命」之各種具體藝術表現,有別於目前常見之形式或畫派分析的研究,增益現代繪畫之內涵。在此意義下,本書具有議題的創新性、論題的延續性,並可為藝術與哲學、藝術與文化背景之密切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新例證。
- 序
- 緒 論
-
第一章 柏格森哲學概說
-
一 前言
-
二 柏格森熱潮與爭議
-
三 柏格森思想概述
-
四 小結
-
-
第二章 綿延與韻律:野獸主義者馬諦斯與佛嘉頌
-
一 前言
-
二 馬諦斯的「綿延」―繪畫
-
三 馬諦斯的「綿延」―雕塑
-
四 佛嘉頌的「韻律」
-
五 小結
-
-
第三章 運動與過程:立體主義者梅津杰與葛列茲
-
一 前言
-
二 立體主義者之柏格森風
-
三 〈立體主義與傳統〉的「運動」與「過程」
-
四 《立體主義》的時間觀
-
五 小結
-
-
第四章 動力性:未來主義者薄邱尼
-
一 前言
-
二 薄邱尼的「動力主義」
-
三 薄邱尼批判立體主義
-
四 小結
-
-
第五章 同時性:奧菲主義者德洛內
-
一 前言
-
二 薄邱尼與德洛內之比較
-
三 德洛內的「同時性」
-
四 德洛內的同心圓造形
-
五 小結
-
-
第六章 生成與現成:杜象藝術
-
一 前言
-
二 杜象與立體主義
-
三 杜象的「現成物」
-
四 杜象的《大玻璃》
-
五 小結
-
-
結 論
-
註釋
-
參考書目
-
圖版授權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