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現代民主政體之父盧梭:反對君權神授、爭取平等自由,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32518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L''homme est né libre, et partout il est dans les fers.
——讓-雅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他所倡導的「主權在民」理念,至三百多年後的今天仍受用無窮☆
★強調個體自由、本真自我和主體性存在,為存在主義哲學奠定基礎☆
★其理論深刻影響了人類學與社會學,被視為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先驅☆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自然狀態中的人類如何走向不平等的社會
【人類不平等的三個發展階段】
.富人哄騙窮人訂立社會契約,它們保護富人欺壓窮人。
.訂立了契約就需要有保障其實施的強力機構,權力的設立區別出強者和弱者。
.暴君政治的出現是不平等發展的頂點,它區別了主人和奴隸。

▎《社會契約論》
  ——國家的意志必須以人民的公共利益為基礎
【人生而自由】
  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即使是小孩子,他們的自由也只屬於他們自己,任何人(即使是他們的父親)都不能轉讓他們的自由。放棄了自由,就是放棄了自己做人的權利,甚至就是放棄了自己為人的義務。

【公意≠全體的意志】
  所謂「公意」,是指公共的意志。公意永遠是公正的。但人們常常會把「公意」與「全體的意志」相混淆,事實上,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前者只考慮公共的利益,而後者則顧及私人的利益、且不過是個別意志的總和而已。

▎《愛彌兒》
  ——人如何在墮落的社會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教育不是一時的】
  人類的教育應當從長遠來看,立足於孩子的未來,我們不應只著眼於怎樣保護自己的孩子,應教他長大成人後怎樣保護自己。

【讓孩子找出自己的答案】
  在一個黃昏,我和我的女兒去了一個景色優美的海邊。在那裡,我們看到了日落大海融為一體的美麗景象。幾乎所有老師都會讚美這樣美麗的景色,並且說出來讓孩子們也去感受這份愜意,想讓孩子和自己有一樣的感受。這是多麼愚蠢的做法,自然景色的景觀應該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

★特別附錄:盧梭致伏爾泰的書信

〔本書特色〕
  本書為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代表作的精選譯本,反映了盧梭民主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從本書中,讀者可以感悟盧梭對人生、自然的態度,領略盧梭對社會、財富、科學與藝術的理解,體會盧梭那淳樸、追求完美的天性。
  • 序言
    •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 《社會契約論》
    • 《愛彌兒》
    • 《懺悔錄》
  • 盧梭年譜
  • 上篇 論民主
    • 第一章 社會形態
      • 論古老的社會
      • 論最強者的權利
      • 論奴隸制
      • 論最初的約定
      • 論社會契約
      • 論主權體
      • 論社會狀態
      • 論財產
    • 第二章 主權與公意
      • 論主權
      • 論公意
      • 論生死權
      • 論法律
      • 風尚、習俗
      • 論立法者
      • 論人民
      • 論立法體系
    • 第三章 政府
      • 論政府
      • 論政府的類型
      • 論民主制
      • 論貴族制
      • 論國君制
      • 論混合政府
      • 論一個好政府的特徵
      • 論維護主權權威
      • 論代理人
      • 論政府的創制
    • 第四章 選舉與監察
      • 論公意不可摧毀
      • 論投票
      • 論選舉
      • 論獨裁
      • 論監察
      • 論公民宗教
    • 第五章 人類的不平等
      • 人類的兩種不平等
      • 從自然狀態來考察人
      • 從形而上學來考察人
      • 談談語言
      • 從道德方面來考察人
      • 關於戀愛
      • 圍起自己的土地
      • 原始事物的進步
      • 人類的新情況
      • 社會制度
      • 關於父權
      • 真正的契約
      • 名望與權威
      • 不平等的頂點
  • 下篇 論教育
    • 第一章 嬰兒時期的教育
      • 教育的意義
      • 三大教育者
      • 生命力的表達
      • 語言的開始
    • 第二章 兒童時期的教育
      • 童年時光
      • 教育法則
      • 身體訓練
      • 感官培養
    • 第三章 少年時期的教育
      • 少年時期
      • 培養科學興趣
      • 有用原則
      • 職業的選擇
    • 第四章 青年時期的教育
      • 十六歲自愛的年齡
      • 十八歲博愛的年齡
      • 二十歲愛的年齡
    • 第五章 女子教育
      • 女子教育的目的
      • 最初的教育
      • 對身體的培養
      • 明白做事情的意義
      • 培養勤勞和約束的習慣
      • 培養優秀的品質
      • 信仰的教育
  • 附錄
    • 盧梭的信
    • 一七五六年八月十八日
    • 一七六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 盧梭名言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