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從「身體」到「世界」:晚清小說的新概念地圖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054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傳統中國的天圓地方「天下觀」崩壞,新的「世界觀」建立,作為時代結構一環的小說文本,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本書以「概念地圖的轉變」此一觀點,直探晚清小說之核心,開展了一個晚清小說研究的新視角與新典範。
愈是知識遽變的時刻,愈能牽動歷史鏈上的文化信碼,使得原本穩定的所指與能指鬆動、斷裂、重組,反映知識圖譜的轉型。本書從文學的視角觀察晚清小說敘事如何接受、置換與剪裁「身體/國體」、「冒險」、「忠義」、「烏托邦」、「世界」等概念。這些自文化傳統翻陳出新,或吸取西方術語而展現新貌的概念,寄寓著澎湃洶湧的時代思潮,時而反思當下的桎梏困蹇,時而想像未來的重振雄風,銘刻近現代中國的掙扎困頓與憧憬期許。
本書文字暢達,論述緊密,在結構上極具統一性與完整性,亦有高度的可讀性。全書各篇剖析晚清小說折映的概念地圖,發掘過去乏人問津或隱而未顯的材料議題,挖掘縱橫交錯的文化思潮,突破以往的研究疆界,呈現晚清知識、文化與文學的轉型軌跡,是一部深具學術分量的研究著作。
  • 序言 李歐梵
  • 導言
    • 一、「概念地圖」的轉變
    • 二、晚清「新小說」方案
    • 三、從「身體」到「世界」
    • 四、各章結構安排
    • 五、各篇章出處
  • 第一章 「世界」想像:廣覽地球,發現中國
    • 一、前言:思考的起點
    • 二、晚清文藝圈:「我願共搜索世界之奇境異境」
    • 三、「異域」表徵:「話說天下五個大洲」
    • 四、範式轉移:「遠遊」敘事
    • 五、末日/未來記:以「世界」座標重觀「中國」
    • 六、結語
  • 第二章 「 冒險」精神:何迥《獅子血》「支那哥倫波」的形塑
    • 一、前言:「泥磚匠」的堆砌
    • 二、「哥倫布」傳播:從宗教人格到冒險精神
    • 三、雜混伎倆:「支那哥倫波」的形塑
    • 四、繞行地球:「東亞病夫」的正名
    • 五、開荒拓野:「非洲」場景的突破
    • 六、結語
  • 第三章 「 忠義」爭奪:論晚清「水滸傳」的忠義堂與新舊世界
    • 一、前言:聚焦「忠義」
    • 二、水滸精神:遮蔽與彰顯
    • 三、爭奪:忠義難兩全?
    • 四、正名:「忠義堂」變軌
    • 五、認同:新舊兩個世界
    • 六、結語
  • 第四章  小說「烏托邦」:概念旅行、敘事展演與文學史反思
    • 一、前言:現實與理想的對照
    • 二、概念旅行:「烏托邦」的翻譯
    • 三、敘事展演:「小說」烏托邦
    • 四、文藝脈絡:烏托邦視野的發生
    • 五、新小說話語:烏托邦書寫的位置
    • 六、結語
  • 第五章 「 仙人島」轉調:論旅生《癡人說夢記》的空間想像
    • 一、前言:旅生的「癡人說夢記」
    • 二、「地理大發現」與晚清知識界
    • 三、「父子」關係:從「仙人島」轉向「鎮仙城」
    • 四、新地理觀:天下為家/天下無家
    • 五、如何現代?「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先聲
    • 六、(反)解放的圖景:烏托邦?反烏托邦?
    • 七、結語
  • 第六章 「 身體/國體」觀:「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
    • 一、前言:身體/國體觀
    • 二、身體時局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三、小說診斷學:「回春妙手,救國良醫」
    • 四、魂體對比法:「化分我舊質而鑄我新質」
    • 五、結語
  • 第七章 「 國民」想像:從晚清到魯迅小說的「新中國」與「鐵屋子」
    • 一、前言:「國民」反思
    • 二、「國民」奇觀:詞彙的流變
    • 三、覺醒與昏睡:從「新中國」到「鐵屋子」
    • 四、夢想與噩夢:從「未來」到「過去」
    • 五、救贖框架:「國民」的功能論
    • 六、結語
  • 結語
  • 引用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