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唐前歌舞》是一部試圖解決唐前中國歌舞演進歷程中的若干重大移難問題,探討唐前中國戲劇演進歷史以及若干重大戲劇理論問題的專著。
《詩經》中歌與舞之關係,六詩之次第、演變及其美學特徵,四言詩與周樂之關係,漢魏六朝記譜方法,六朝道曲遺曲,漢魏六朝的聲辭系統與唱法,千古之謎《公莫舞》等樂府古辭,《孔雀東南飛》演唱方式,中國戲劇成熟較晚的原因,唐代戲劇在中國戲劇史上的地位,王國維與任半塘先生的戲劇理論之異同等等學術難題,都有所突破或推進,為中國音樂史、舞蹈史、文學史、戲劇史、語音史、文化史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觀點、新資料、新依據。
《詩經》中歌與舞之關係,六詩之次第、演變及其美學特徵,四言詩與周樂之關係,漢魏六朝記譜方法,六朝道曲遺曲,漢魏六朝的聲辭系統與唱法,千古之謎《公莫舞》等樂府古辭,《孔雀東南飛》演唱方式,中國戲劇成熟較晚的原因,唐代戲劇在中國戲劇史上的地位,王國維與任半塘先生的戲劇理論之異同等等學術難題,都有所突破或推進,為中國音樂史、舞蹈史、文學史、戲劇史、語音史、文化史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觀點、新資料、新依據。
- 自 序
-
第一編 先秦歌舞
-
第一章 先秦歌舞總說
-
第二章 《詩經》中歌與舞之關係
-
第三章 鳳鳴朝陽——《詩‧大雅‧卷阿》新解
-
第四章 「比興」研究史上的兩大公案
-
第五章 論六詩之次第、演變及其美學特徵
-
第六章 論四言詩與周樂之關係
-
-
第二編 漢代歌舞
-
第一章 漢代歌舞總說
-
第二章 漢〈鐸舞歌‧聖人制禮樂篇〉解讀
-
第三章 〈東門行〉「咄」字考
-
第四章 漢鐃歌〈石留曲〉解讀
-
第五章 〈公莫舞〉研究
-
-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歌舞
-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歌舞總說:歌舞劇——魏晉南北朝歌舞的代表
-
第二章 劉宋鼓吹鐃歌三首解讀
-
第三章 〈孔雀東南飛〉的演唱方式—論〈孔雀東南飛〉為文人賦
-
第四章 漢魏六朝記譜方法(「聲曲折」)考
-
第五章 六朝道曲遺曲研究
-
第六章 漢魏六朝詩歌聲辭系統和唱法研究
-
第七章 漢魏六朝的珍貴語音資料——「聲辭合寫」樂府詩
-
第八章 漢魏六朝「聲辭雜寫」樂府古辭研究的意義
-
-
第四編 餘論:唐前歌舞研究小結
-
第一章 〈公莫舞〉研究對中國滯後的戲劇理論的挑戰
-
第二章 王國維與任半塘的戲劇理論
-
第三章 中國戲劇標準問題:不是一個標準,而是應該有兩個標準
-
第四章 如何評價唐代戲劇
-
第五章 中國戲劇成熟較晚的原因探討
-
第六章 文藝的商品化對文藝發展的巨大影響—試論宋代「瓦肆文藝」在中國文藝發展史上的地位
-
第七章 重新審視中國的戲劇與戲劇理論
-
第八章 獨特的中國戲劇藝術
-
第九章 鍾敬文先生的走向民間
-
後 記
-
附 錄
-
附 圖
-
一、漢《巾舞歌詩》試解
-
二、好大的一個「肥皂泡」
-
三、再論《公莫舞》的人物主題與體制—兼答劉瑞明先生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