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民族主義、民國世代、國共鬥爭、兩岸統獨
一波波的政治狂瀾
牽動著百年中國社會變遷的命脈
本書詮釋了百年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議題
也重審了中國現代史的意義
文化譜系是百年中國社會變遷的命脈,作者透過六大議題,對中國百年來的文化譜系作了初步的梳理:
文化譜系是百年中國社會的命脈,本書透過六大議題,對近代激進民粹思潮顛倒扭曲的價值序列作出了初步的梳理和矯正:
一為痛訴暴力土地革命貽害,辨析脫貧與致富的悖謬;
二為細說兩岸統獨是非,審視從威權到民主的經驗教訓;
三為探源民族主義真諦,揭示極權政體的精神焦慮;
四為縱論民國世代風貌,發掘走向共和的民德資源;
五為重建民族記憶,呼喚歷史觀的根本轉變;
六為構建人文精神光譜,薈萃民國人物的風神精彩。
一波波的政治狂瀾
牽動著百年中國社會變遷的命脈
本書詮釋了百年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議題
也重審了中國現代史的意義
文化譜系是百年中國社會變遷的命脈,作者透過六大議題,對中國百年來的文化譜系作了初步的梳理:
文化譜系是百年中國社會的命脈,本書透過六大議題,對近代激進民粹思潮顛倒扭曲的價值序列作出了初步的梳理和矯正:
一為痛訴暴力土地革命貽害,辨析脫貧與致富的悖謬;
二為細說兩岸統獨是非,審視從威權到民主的經驗教訓;
三為探源民族主義真諦,揭示極權政體的精神焦慮;
四為縱論民國世代風貌,發掘走向共和的民德資源;
五為重建民族記憶,呼喚歷史觀的根本轉變;
六為構建人文精神光譜,薈萃民國人物的風神精彩。
- 序
- 導言 從價值轉換到歷史還原
-
第一章 脫貧與致富的悖謬——誰製造了三農問題?
-
向普通讀者說「三農」
-
從官語到熱門話題
-
尋找深遠的禍根
-
階級鬥爭論的歷史謬說
-
租佃制及中國農業的困境
-
孫中山的土改構想
-
《中國農民》及早期農運的激進思潮
-
始作俑者毛澤東
-
蘇區土改是暴力掠奪之源
-
又殺牛又擠牛奶
-
翻身與惡力的召喚
-
地主做了沉默的羔羊
-
惡因真能結出善果嗎?
-
台灣土改:一個可資對比的參照
-
窮有窮惡
-
剝奪的升級:兼併富農和中農
-
合作化真正的經濟目的是什麼?
-
合作社的變質
-
民間社會的徹底破壞
-
終於允許致富了
-
暗修補,不認錯
-
曹錦清與李昌平
-
總理可不相信眼淚
-
黨—國體制涮了農民
-
瞻望未來的鄉紳
-
走向富善的前景
-
-
第二章 1945年以來台灣的文化譜系——一個大陸人的海外觀
-
小引
-
從施明德的台灣被占領史說起
-
從鄭鴻生的祖輩和父輩看兩代台灣人的情結
-
從彭清靠的不屑感看台灣人的光復情
-
重述「二二八」:譜系分析的鉤沉
-
譜系溯源:「外來政權」是怎麼來的?
-
對抗文化和價值顛覆
-
「白色恐怖」探源
-
龍應台:感動與認同的消費
-
反共時代的重新中國化
-
從選戰悲情到暴力邊緣
-
中華民國的反諷:從拒不承認到不被承認
-
轉型正義辯
-
台灣的歷史地理困境
-
結語:毀滅還是新生?
-
-
第三章 中國的民族/國家主義焦慮——致海內外愛國華人
-
小引
-
一 民族/國家主義溯源
-
二 天朝心態vs 貿易擴張
-
三 從排滿到國民革命
-
四 民族/國家主義的路線及中共的反動
-
五 抗戰:國共美蘇的歧途
-
六 走向孤立的黨天下
-
七 崛起中的蹣跚
-
餘論
-
-
第四章 一個血性思者的質文熔煉——閱讀周劍岐
-
一 發現周劍岐:一個網上讀—寫時代的開始
-
二 從讀書到讀人
-
三 血性之根
-
四 父輩經驗及其民國世代的重構
-
五 關於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革命
-
六 為中國的左症診脈
-
七 民德與江湖血性
-
八 在左症與群氓之間:顛覆/倒錯/物化
-
九 平庸惡與三鬼影
-
十 展望:民德自新三大波
-
餘論
-
-
第五章 史海神探,檮杌克星——胡志偉及其重審現代史的編著
-
小引
-
從尋找鄭義說起
-
少小入獄老大回
-
賣文修史到香江
-
「戰犯」列傳定褒貶
-
兩把刷子 刷新汗青
-
文字偵緝 筆打不平
-
追蹤第三勢力 嘔心翻譯工程
-
餘論
-
-
第六章 從傳統到現代的悲愴變奏——漫議李劼的歷史敘述和人文關懷
-
一 一個上海本地人的底氣
-
二 深重的文化失樂園情懷
-
三 獨特的晚近歷史觀
-
四 對比分明的文化精神光譜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