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作者將自己治史幾十年來的心得體會,以大家小書的筆法娓娓道來,從「不變」與「萬變」的角度重新剖析中國史之要義,講述中國歷史的血脈精神,在興衰、傳承與變遷中,尋找中國歷史的源流,其思辨之靈活精妙,文筆之優美流暢,令人不能不反覆玩味而擊節贊歎。
-
第一編 古代中國的骨架
-
導言:「中國」二字出現在三千年以前
-
第一章 疆域/我們生活的土地
-
第一節 「大九州」與「一尺之棰」
-
第二節 古代中國究竟有多大?
-
第三節 古代中國疆域是怎樣變遷的?
-
第四節 古代中央政府如何劃分主要行政區?
-
-
第二章 城市/幾經變化的都城
-
第一節 漢朝的長安和洛陽
-
第二節 北魏孝文帝的遷都與漢化
-
第三節 隋唐時期的兩都
-
第四節 明朝的兩京並建
-
-
第三章 建設/土地的連接和分隔
-
第一節 不只起軍事防衞作用的長城
-
第二節 糧食供應的生命線——運河
-
第三節 古代的交通網絡——馳道
-
第四節 被腐敗「腐蝕」的驛站
-
-
-
第二編 古代中國的血肉
-
導言:籍貫與出生地——你是哪裏人?
-
第四章 移民/我們從哪裏來,又在哪裏停留?
-
第一節 何處家山:移民的出發地
-
第二節 深受移民影響的都城文化格局
-
第三節 「羌胡」的南遷與五胡亂華
-
第四節 牧業部落的北遷與匈奴的南下劫掠
-
第五節 古代人為什麼要遷移?
-
-
第五章 人口/被政策影響的人口數量
-
第一節 古代中國究竟有多少人?
-
第二節 貞節觀念與唐朝的寡婦改嫁
-
第三節 為何宋朝的戶口資料裏平均每戶不到三個人?
-
第四節 明朝的戶籍制度與預編了十年的戶籍冊
-
-
第六章 人物/由人「鑄就」的時代現象
-
第一節 孔子:歷代統治者肯定的「春秋筆法」
-
第二節 伏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者
-
第三節 海瑞:為何只有海瑞一位清官?
-
第四節 王二:吏統官的奇特現象
-
第五節 燕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
第七章 外交/「開而不放,傳而不播」的古代人
-
第一節 與「開放」失之交臂的漢朝
-
第二節 古代中國對外影響如何?
-
第三節 唐朝長安是世界的中心嗎?
-
-
-
第三編 古代中國的精神中樞
-
導言:英明的開國皇帝為何會成為暴君?
-
第八章 天下/得天下與治天下
-
第一節 胡服騎射與騎兵時代
-
第二節 中國古代的大規模屠殺——長平之戰
-
第三節 秦始皇與他的標準化
-
第四節 項羽是劉項逐鹿的失敗者嗎?
-
第五節 劉邦與百姓「約法三章」可信嗎?
-
第六節 「推恩令」背後的政治智慧
-
第七節 最早的「中央巡視」制度
-
第八節 為何劉秀最終能延續漢朝?
-
第九節 為何是趙匡胤的宋朝結束五代?
-
第十節 宋朝為何少有軍事政變?
-
第十一節 「厓山之後無中國」嗎?
-
-
第九章 帝王/皇帝的「私事」
-
第一節 太子:最難定奪的皇室成員
-
第二節 皇后:對皇上影響最大的人
-
第三節 太上皇:皇宮裏的「虛職」
-
第四節 宗室:並不好當的皇親國戚
-
第五節 後事:「視死如生」的傳承
-
第六節 記錄:史書的「官方版本」
-
-
- 結語:我們如何看待中國的史書?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