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千古興亡事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0027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俗話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但是,究竟甚麼是「關係」呢?中國社會上傳統的「關係」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一般都習慣將帝制時期等同於君主擁有壟斷性政治權力,但事實是連唐太宗都曾不無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世家門閥的權力,因控制人才庫而掌握了「文」,又因擁有私人軍事力量而一定程度地影響了「武」,在文武兼備之下,套用另一句俗話,那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

「暴政必亡」,這是史書解釋大秦帝國滅亡的原因。
近三十年的變法改革,再用一百年的時間吞併六國奠定中國史上第一個帝國,其後十五年迅速崩解亡國──除了訴諸「暴政」,沒有更具說服力的理由嗎?
成敗與興亡猶如光與影,卻弔詭的有其同一根源。秦國的成敗興亡,最終還是得回歸被毛澤東譽為「吾國四千餘車之紀載,而求其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的那位商鞅。

胡適說「儒是殷民族的禮教教士,……喪禮是他們的專門,樂舞是他們的長技,教學是他們的職業」──換言之,儒是一群在神權統治階段擔任輔助性角色的宗教從業人士。
孔丘對於鬼神的回答則是「不能事人,焉能事鬼」,很顯然地,他已將自己從「禮儀師」,轉成具有相當濃厚經世致用實用主義精神的政治從業者,可說是儒中最激進的革命家。儘管如此,別說孔丘一輩子都抑鬱不得志,孟軻更連政治的邊都沾不到。
但問題是:在百家爭鳴的諸子學說中,漢武帝為何偏偏挑了個從春秋到戰國,幾百年間幾乎從沒有過明顯影響力的儒家呢?


正如梁啟超所稱:「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擁有綿衍流長、浩繁如煙海的無窮史料,既是中國歷史有別於其他文明,最為空前之特色,但也正因卷帙多不勝數,關連盤根錯結,加上不斷受到「政治正確」干預,想順利穿透這座龐大臃腫又零碎不堪的歷史大山,談何容易。在此,本書試圖聚焦「興亡」一線,目標在找到並凸顯若干具啟發性、可發人省思的支點,只期盼有朝一日能重現歷史原貌。

編輯小語:
穿越正統論的無聊思想枷鎖,打破朝代這個看似自然、實則障蔽眾人視野的障礙,中國究竟是甚麼?它如何自我建構歷史?我們又該如何從歷史長河中,摸索它的可能未來?
本書將藉由「以點制面」的觀察角度,追尋長期以來被隱藏在視覺死角中的興亡關鍵,由此重新理解中國的歷史發展。
  • 必須被超越的中國史
  • 趙武靈王的抉擇
  • 商鞅與秦謎
  • 烏江畔的沉思
  • 儒家之演化與異化
  • 通西域與開運河
  • 漢化與胡化
  • 外戚、宦官與近臣
  • 門閥與關係
  • 科舉與募兵制
  • 土地經濟與農民起義
  • 變法的源起、理想與現實
  • 蒙古的歷史地位
  • 鄭和與中國式世界體系
  • 滿清變奏曲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