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教育史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04/09/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570180080
傳統中國的教育活動,可包括:官學、帝王學、私學三大類,此屬狹而廣的教育定義。官學是教育政策實施之地,理論上是該時代教育活動的代表,但實際上則以私學教育為盛。在制度上,教育有別於考試;因此,有關考試或科舉制度,不在本書範圍。
一部中國教育史,可說是由「學」到「廟學」的演變過程。 這是中國,或者說東亞傳統教育的一大特色。歷來有關這一類教育史著作,幾乎忽略學校園地中的「廟」制及其教育意義。由「學」到「廟學」的演變,固然有被政治利用的一面,但是在當時專制政體之下,則有其不得不的苦衷。
從另一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時,此一歷史演變的重點,其實也試圖從專制政體下爭取教育自主發展的可能性,在傳統時代,無可否認,這是兩難的事。只是從教育自主發展的實質表現來考量時,即使在今日,恐怕也不盡如意。本書試由教育史發展的觀點提醒讀者,爭取教育自主發展,本是歷史的使命,傳統與現代並未脫鉤,在追求全球化之今日,實有必要隨時回顧。
一部中國教育史,可說是由「學」到「廟學」的演變過程。 這是中國,或者說東亞傳統教育的一大特色。歷來有關這一類教育史著作,幾乎忽略學校園地中的「廟」制及其教育意義。由「學」到「廟學」的演變,固然有被政治利用的一面,但是在當時專制政體之下,則有其不得不的苦衷。
從另一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時,此一歷史演變的重點,其實也試圖從專制政體下爭取教育自主發展的可能性,在傳統時代,無可否認,這是兩難的事。只是從教育自主發展的實質表現來考量時,即使在今日,恐怕也不盡如意。本書試由教育史發展的觀點提醒讀者,爭取教育自主發展,本是歷史的使命,傳統與現代並未脫鉤,在追求全球化之今日,實有必要隨時回顧。
- 引言 (第1 週)
- 第一講 導論:傳統中國教育的發展與特質(第2 、3 週)
- 第二講 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第4-6 週)
- 第三講 從「學」到「廟學」的教育(第7、8 週)
- 第四講 帝王學(第9 週)
- 第五講 私學(第10 週)
- 第六講 「廟學」教育制度的普遍化(第11 週)
- 第七講 書院的「廟學」化(第12 週)
- 第八講 傳統教育與治統的關係(第13 、14 週)
- 第九講 廟學制的崩潰與近代學制的建立(第15 、16 週)
- 第十講 台灣教育史的回顧與展望(第17 、18 週)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57018008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