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
本書所謂「中國中古」,指魏晉至隋唐的歷史,而 以隋唐為主。教育發展,到隋唐而完備。就其型態而言,可分為官學、私學與帝王學三種;其目標則一,就是教育為政治而服務。然則不禁要問:教育是否就無自身 的發展空間?教育本身有無自己的目的?其實魏晉以後,儒生推展教育亦不遺餘力,尤其東晉至隋唐所完成的「廟學」教育體制,直至明清不變,甚至成為東亞諸國 建置學制的藍本。這樣的「廟學」教育制度,目的在於實現儒教主義教育,看來也影響到此後的佛寺教學,即連宋以後的書院教育也是採取這種形式,實是中國教育 史,甚至東亞教育史的一大特質。所以隋唐時代所具有的承先啟後歷史地位,在教育史的發展上,亦可獲得證明。
高明士,一九四○年生,臺灣臺中清水人。臺灣大 學歷史學系學士、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臺灣大學「胡適紀念講座」講座教授(2003-2004)、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 所研究員、韓國漢城大學國史學科研究教授。現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 自序
-
第一篇 官學
-
第一章 陪居學制淵源考
-
第一節 中央官學
-
第二節 地方官學
-
第三節 廟學制的建立與實施
-
第四節 結語
-
-
第二章 隔代的官學
-
第一節 教育行政制度的確立
-
第二節 教學制度的建立
-
第三節 學則規定
-
第四節 結語
-
-
第三章 唐代的官學
-
第一節 教育行政
-
第二節 學校行政
-
第三節 唐代「三史」教材的演變
-
第四節 結語
-
-
第四章 隋唐的學官
-
第一節 隋唐學官的編制及其職責
-
第二節 學官活動的實況
-
第三節 結語
-
-
第五章 敦煌的官學
-
第一節 盛唐時期
-
第二節 吐蕃時期
-
第三節 晚唐時期
-
第四節 結語
-
-
-
第二篇 帝王學、私學
-
第一章 帝王學教育
-
第一節 師資
-
第二節 教育活動與教育內容
-
第三節 教育作用
-
第四節 結語
-
-
第二章 唐代的私學教育
-
第一節 私學的性質與發展
-
第二節 私學的分佈
-
第三節 私學教材與師儒
-
第四節 私學的學規與敦法
-
第五節 結語
-
-
第三章 敦煌的私學
-
第一節 私學的型態
-
第二節 教材與學習過程
-
第三節 教育思想
-
第四節 結語
-
-
-
第三篇 學禮與師道
-
第一章 廟學的學統
-
第一節 學禮概述
-
第二節 孔聖地位的確立
-
第三節 從祀制的建立
-
第四節 道統的具象化
-
-
第二章 束脩、鄉飲、養老禮
-
第一節 束脩之禮
-
第二節、鄉飲酒禮、養老禮
-
-
第三章 釋莫禮制與講經禮儀
-
第一節 釋莫禮儀綜述
-
第二節 隔代的釋莫禮制
-
第三節 唐代的釋莫禮制
-
第四節 講經禮制
-
第五節 結語
-
-
第四章 師道與師說
-
第一節 師道
-
第二節 從廟學制度看韓愈的師說、道統論
-
第三節 結語
-
-
- 結論
- 跋
- 人名索引
- 名詞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86002377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