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

出版日期
2001/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02919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明遺民」指的是滿清入主中國之後,懷有故國之思而不仕於清的明朝士大夫。本論文以明遺民學者中的覺浪道盛(1592—1659)、方以智(1611—1671)、錢澄之(1612—1693)、屈大均(1630—1696)、俍亭淨挺(1615—1684)、王夫之(1619-1692)等六家為對象,探討諸人在《莊》學論著中對於莊子其人其書之學術地位所提出的命題與論述。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明遺民與莊子〉,先說明明遺民們在追求生命價值的過程中,因對於莊子的思想人格產生了認同的感受,於是有莊子定位論題的提出。其後二至六章,則是將明遺民的莊子定位之論分成五項,並以道盛為中心而次第展開討論,各章探討的論題分別是:第二章〈托孤說〉,此說為道盛《莊子提正》所標舉,意指莊子的真實身分為寄託於道家之門的儒家之孤,莊子托孤的用意則在於潛藏儒學之宗脈,以圖日後能復興其宗而昌大其後;第三章〈易莊會通〉,此說論及《易經》與《莊子》間的會通,可以再細分為方以智《藥地砲莊》的「《易》變而《莊》」以及錢澄之《莊屈合詁》的「《莊》本於《易》」兩個論題;第四章〈莊屈合一〉,此說在道盛《三子會宗論》、方以智〈鼎新閒語〉、錢澄之〈莊屈合詁自序〉、屈大均〈讀莊子〉中均曾述及,本文並取明末義士陳子龍的說法與諸遺民作一對照;第五章〈釋家別傳〉,此說為淨挺《漆園指通》一書的基本論點,主要的看法是將莊子定位為釋家教外別傳的禪師祖宗;第六章〈自立一宗〉,此說為王夫之《莊子解》所主張,其說以為莊子思想與老子、儒家均有所差別,實是得自於渾天的自立一宗之學。最後一章〈結論〉,則是以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在《莊》學發展史上的特殊性,以及這些論題所反映的遺民學術之風貌、所呈現的遺民生命之情感等三方面,來總結本文。

綜括本文的研究成果,從道盛寄寓於「托孤說」的儒者志業到王夫之「自立一宗」說所流露的抱獨之情,莊子定位的相關論證題呈顯了明遺民們開闊博大的學術理想與孤高獨立的人格精神,道盛諸人定位莊子之論題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亦正在此。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