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

出版日期
199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0208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質的研究」是一種學習的過程,研究者向現場人們學習他們觀看世界的方式,本書是在介紹和闡述這種學習的研究實施方法、程序、策略、和技術,其中主要包括四個過程:研究設計、搜集資料、分析資料、和撰寫研究報告。本書透過敘述的語言和具體的實例,呈現一些研究者的實際研究經驗和心得,可讓初學的研究者參酌使用,或讓一般讀者瞭解質的研究如何進行的。質的研究主要是在瞭解人們的內在觀點和生活世界,本書是和讀者分享這種瞭解的方式,並藉以瞭解教育的現象。
  • 第一章 緒論
    • 壹、質的研究的意義
      • 一、研究舉隅
      • 二、現象學的取向
      • 三、人種誌和文化概念
    • 貳、質的研究的特徵
    • 參、摘要
  • 第二章 研究設計
    • 壹、研究的計畫
      • 一、計畫的內容和方式
      • 二、研究計畫或草約
      • 三、試驗性研究
    • 貳、研究的問題
      • 一、問題的形成
      • 二、問題的緣起
    • 參、研究的場所和對象
      • 一、問題和場所
      • 二、研究的個案
      • 三、選擇的建議
    • 肆、摘要
  • 第三章 搜集資料
    • 壹、進入研究現場
      • 一、進入現場的評估
      • 二、進入現場的策略
    • 貳、與研究對蠢的關係
      • 一、關係的性質
      • 二、發展關係的策略
    • 參、參與觀察
      • 一、參與觀察的意義
      • 二、參與的方式
      • 三、參與觀察的形式
      • 四、參與觀察的技巧
      • 五、現場記錄
    • 肆、訪談
      • 一、訪談的意義
      • 二、訪談的對象和關係
      • 三、訪談的方式
      • 四、訪談的技巧
      • 五、生活史訪談
      • 六、幼見的訪談
      • 七、訪談的記錄
    • 伍、搜集文件和其他方式
      • 一、搜集文件
      • 二、其他搜集資料的方式
      • 三、儀器設備
      • 四、三角測量法
    • 陸、倫理課題
      • 一、評鑑乎
      • 二、誠實乎
      • 三、滲透乎
      • 四、感同身受
      • 五、匿名乎
      • 六、介入乎
      • 七、情境的倫理
    • 柒、摘要
  • 第四章 分析資料
    • 壹、資料分析的意義
      • 一、資料分析的時間
      • 二、發現主題和概念
      • 三、理論化的過程
    • 貳、資料的編碼類別
      • 一、編碼類別的意義
      • 二、編碼類別的種類
    • 參、編碼分析的方式
      • 一、發展編碼類別
      • 二、資料的編碼
      • 三、分類整理資料
      • 四、使用索引卡
      • 五、展現資料類型
    • 肆、摘要
  • 第五章 撰寫研究報告
    • 壹、報告的內容要點
    • 貳、報告的撰寫過程
      • 一、預期的讀者
      • 二、撰寫的順序
      • 三、資料的組織
      • 四、描述和分析解釋
      • 五、修訂和檢核
    • 參、報告的呈現形式
    • 肆、摘要
  • 參考文獻
  • 名詞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