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賦的寫作具有帝國書寫的特質,從唐賦的閱讀中可以看出賦家如何地置身於大唐帝國的文化情境中,以歌詠的方式寫下他們所經歷的國家慶典、禮儀和事件。他們站在帝國的立場上思考、觀看,以聖人的經典作為思想的準則,將自己的命運等同於國家的命運,努力地為盛世謳歌,創造太平景象,並強化國家的認同感,善盡一己詞臣之責記錄勝景,使後世得以透過這些賦篇一窺帝國昔日的繁華景象。同時,賦家更以歌頌之姿正面地引導和勸諫帝王,以禮儀教化、理想社會來期許為政者。由這樣的角度重新進行唐賦的解讀,可以跳脫以往對唐賦所抱持的負面觀點,扭轉長期以來由個別知名文人或以抒情言志批評傳統為主流構築而成的文學史,改由不一樣的角度來觀看唐代文學與文化互動的風貌。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緣起
-
第二節 本書的構成
-
-
第二章 體國經野與漢唐賦的帝國書寫特質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大賦的「體國經野,義尚光大」
-
第三節 大賦的帝國書寫特質
-
第四節 唐賦對漢大賦的繼承與開創
-
第五節 結論
-
-
第三章 唐代自然物象賦作的書寫特質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唐代自然物象賦作的分類
-
第三節 全景式自然物象賦作所展現的帝國書寫特質
-
第四節 歌功頌德與體物寫志的兩種創作心態
-
第五節 聚焦式自然物象賦:(一)歌功頌德型
-
第六節 聚焦式自然物象賦:(二)體物言志型
-
第七節 寫作方式分析.
-
第八節 結論
-
-
第四章 唐賦的經藝書寫
-
第一節 問題源起
-
第二節 經藝書寫的歷史考察
-
第三節 唐賦經藝書寫的內在層次分析
-
第四節 唐賦經藝書寫的外在層次分析
-
第五節 結論
-
附表一 《文苑英華》所收儒學類賦作篇目一覽表
-
附表二 唐賦賦題關涉經藝資料一覽表
-
附表三 唐代科舉試賦題目一覽表
-
-
第五章 唐代典禮賦創作的文化情境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漢唐典禮賦之概況
-
第三節 唐代典禮賦的關鍵符碼:月令與五行
-
第四節 唐代典禮賦創作的文化情境:文士親臨典禮的事實
-
第五節 唐代典禮賦的創作─以封禪禮為例
-
第六節 典禮賦與唐代文士之崇禮心態
-
第七節 結論
-
附表四 《文苑英華》第一冊禋祀類收錄賦作一覽表
-
附表五 《歷代賦彙》典禮類收錄唐代賦作一覽表
-
附表六 唐代典禮賦之禮目架構一覽表
-
附表七 〈月令考〉所列《呂紀》《月令》五行說一覽表
-
附表八 月令、律呂、明堂居處配置表
-
附圖一 興慶宮位置圖
-
附圖二 勤政樓位置圖
-
附圖三 〈月令〉天子所居明堂位置圖
-
-
第六章 結論
-
第一節 本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
第二節 本研究的價值與展望
-
-
附論
-
第一章 張衡〈二京賦〉的帝京書寫與諷喻意涵
-
第一節 漢代的京都賦與帝京書寫
-
第二節 張衡〈二京賦〉的創作
-
第三節 張衡〈二京賦〉對侈靡的諷刺
-
第四節 從時代背景看張衡〈二京賦〉的諷喻意涵
-
第五節 結論
-
-
第二章 漢賦與漢代經學關係述評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胡學常《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漢賦與兩漢政治》評析
-
第三節 萬光治〈漢賦與漢詩、漢代經學〉評析
-
第四節 馮良方《漢賦與經學》評析
-
第五節 胡著、馮著二書比較
-
第六節 結論
-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