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大自然以幾億年的時間孕育、生產出「人」這種動物,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不斷挖掘大自然,不斷進行思考及勞動,在漫長歲月中鍛鍊,繼續尋找自己的靈魂和位置,有時候痛苦地掙扎,有時滿足地舒放,這些充滿了無窮盡慾望,但又往往需要累積或壓抑的歷程,我們每每稱之「傳統與現代」。
做為客家族類,傳統時代的影像是一連串跟惡環境挑戰的輪廓,人們以堅毅的意志和無畏的力量,覓求生命的定點,也形成獨特社會的生活文化;客家先民的腳步緩緩在地平線上的一端移動,散發著汗水與淚水氣息,每一次駐足,每一次期盼,都在辛勤耕耘的土地上留下足跡。
在台灣,現代客家人的腳步更是沉重,先祖們久遠的叮嚀以及安身立命的探索,使得這一塊美麗島上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思想與感情的律動,從快速轉動的時代巨輪中,面對更繁複的沖擊,一方面保持文化傳統的面貌,另方面又要創造新使命的契機。
做為客家族類,傳統時代的影像是一連串跟惡環境挑戰的輪廓,人們以堅毅的意志和無畏的力量,覓求生命的定點,也形成獨特社會的生活文化;客家先民的腳步緩緩在地平線上的一端移動,散發著汗水與淚水氣息,每一次駐足,每一次期盼,都在辛勤耕耘的土地上留下足跡。
在台灣,現代客家人的腳步更是沉重,先祖們久遠的叮嚀以及安身立命的探索,使得這一塊美麗島上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思想與感情的律動,從快速轉動的時代巨輪中,面對更繁複的沖擊,一方面保持文化傳統的面貌,另方面又要創造新使命的契機。
-
導言
-
一認識台灣文學
-
-
上篇
-
戀我土地﹒歌我生命
-
現代詩鑑賞的層面
-
試論詩的語言
-
從詩的社會性到政治意義
-
本土語言與文學
-
客家文學的省思與前膽
-
-
中篇
-
詩人與詩刊
-
古典詩與現代詩鑑賞比較
-
重讀一九八二年的兩種年度詩選
-
淺論贈詩
-
三聲帶
-
-
下篇
-
塑造時間的手──商禽詩集〈夢或者黎明〉
-
陳秀喜的詩──詩集〈樹的哀樂〉讀後
-
真誠與嘲諷之必要──渡也詩集〈憤怒的葡萄〉
-
時代的見證──桓夫的詩〈見解〉
-
詩人的青春痘──陳千武詩畫集〈愛的書籤〉
-
俘虜的詠嘆──李敏勇詩集〈暗房〉
-
生活的詮釋者──翁戎詩集〈歪打樂〉
-
口口聲聲愛台灣──德有詩集〈短打集〉
-
平面上的心靈符號──莫淪詩集〈浮雲集〉
-
鹹酸甜的世界──〈蕃薯詩刊〉的台語美感
-
有詩為證──陳謙詩集〈山雨欲來〉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