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詩學與明清詩話

作者
出版日期
200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711X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把古典詩學的研究放在中國歷史文化與語言文學交融並存的原生態狀況中進行,從而概括出了中國古典詩學的基本內容及主要特徵。尤其是對明清時期的主要詩學流派進行了深入的考察,細緻辨析各種詩學流派的產生、發展以及相互交叉影響的複雜關係,對中國古典詩學批評的主要方式……詩話的論述,更是提綱挈領,緊扣重點,分析透徹,從而清晰勾勒出明清詩歌發展的內在規律。
  • 序言
  • 第一章 中國詩歌的形態定型
    • 第一節 漢語的表意功能
    • 第二節 漢語詩歌的起源與演進
    • 第三節 漢詩格律的定型
  • 第二章 中國詩歌的文化底蘊
    • 第一節 古老的藝術桂冠
    • 第二節 仕途的才識基礎
    • 第三節 高雅生活的象徵
    • 第四節 人生境界的昇華
  • 第三章 中國詩歌的批評方式
    • 第一節 散文論詩
    • 第二節 韻文論詩
  • 第四章 古典詩論的板塊結構
    • 第一節 從孔子論《詩》到格調說
    • 第二節 從莊騷異調到性靈說
    • 第三節 從佛家妙悟到神韻說
    • 第四節 從易傳立象到境界說
    • 第五章 劉勰與《文心雕龍》
    • 第一節 《文心雕龍》的思想體系
    • 第二節 論「徵聖」、「宗經」與「正緯」
    • 第三節 「明詩」論
    • 第四節 「詮賦」論漢賦
    • 第五節 「神思」、「志氣」及與「辭令」的關係
    • 第六節 從「體性」到「風骨」
    • 第七節 情與采的融洽
    • 第八節 劉勰的詩歌鑒賞論
    • 第九節 詩歌意象的分析
  • 第六章 鍾嶸與《詩品》
    • 第一節 《詩品》的宗旨與時代風氣
    • 第二節 《詩品》的美學思想
    • 第三節 論《詩品》的品第
    • 第四節 《詩品》的「自然說」
    • 第五節 《詩品》氣骨辨
    • 第六節 《詩品》批評方法論
    • 第七節 《詩品》論風格源流
    • 第八節 《文心雕龍》與《詩品》的比較
  • 第七章 皎然與《詩式》
    • 第一節 皎然的詩教觀
    • 第二節 皎然的自然說
    • 第三節 《詩式》的「用事」觀
    • 第四節 《詩式》的風格論
    • 第五節 《詩式》的意境論
  • 第八章 司空圖與《二十四詩品》
    • 第一節 以道為主的美學模式
    • 第二節 司空圖的詩論結構
    • 第三節 詩評的美學個性論
    • 第四節 《二十四詩品》的形式特點
    • 第五節 論「韻外之致」
    • 第六節 司空圖的「餘味說」
    • 第七節 兩部《詩品》的比較
  • 第九章 嚴羽與《滄浪詩話》
    • 第一節 嚴羽論詩的美學觀
    • 第二節 以「興趣」為中心的批評論
    • 第三節 論「以識為主」與「師法盛唐」
    • 第四節 嚴羽的「以禪喻詩」
    • 第五節 詩家之悟與佛家之悟
    • 第六節 嚴羽論「建安風骨」
  • 第十章 王世貞與《藝苑卮言》
    • 第一節 厚古而不泥古
    • 第二節 意在筆先 筆隨意到
    • 第三節 論道學體詩
    • 第四節 王世貞的「文質說」
    • 第五節 王世貞與李夢陽學古之差異
    • 第六節 王世貞的當代詩文批評
  • 第十一章 葉燮與《原詩》
    • 第一節 葉燮的詩人主體論
    • 第二節 葉燮詩論中的「氣」
    • 第三節 葉燮對審美主體性的辨析
    • 第四節 葉燮評詩的源流正變觀
    • 第五節 沈德潛的詩歌史觀
    • 第六節 沈德潛論詩教與詩情
  • 第十二章 王士禛與《帶經堂詩話》
    • 第一節 王士禛論詩的美學旨趣
    • 第二節 神韻詩探微
    • 第三節 王士禛與以禪入詩
    • 第四節 神韻說的淵源因革
    • 第五節 興寄深微與人格眞誠
    • 第六節 《帶經堂詩話》與神韻說
  • 第十三章 翁方綱與《石洲詩話》
    • 第一節 《石洲詩話》中的宋詩觀
    • 第二節 「肌理說」與「神韻說」的比較
    • 第三節 「肌理說」與「性靈」、「格調」說的比較
    • 第四節 翁方綱與「學人詩」
    • 第五節 陳衍與《石遺室詩話》
  • 第十四章 袁枚與《隨園詩話》
    • 第一節 性靈說的樸素人學色彩
    • 第二節 袁枚詩說中的真情論
    • 第三節 性靈說之「靈機」內涵
    • 第四節「性靈」與「格調」、「肌理」的論爭
    • 第五節 從《隨園詩話》看性靈說
    • 第六節 「性靈」詩說得失論
    • 第七節 從袁枚詩作看「性靈」詩特色
  • 第十五章 王國維與《人間詞話》
    • 第一節 什麼是有境界
    • 第二節 「有我之境」與「造境」的關係
    • 第三節 「合乎自然」與「鄰於理想」
    • 第四節 「隔」與中國傳統美學觀念
    • 第五節 「入乎其內」和「出乎其外」
    • 第六節 「三境說」與漸修、頓悟
    • 第七節 王國維的詩歌史觀
    • 重要參考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